[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配方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237.8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同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18;C08L23/06;C08J5/18;B29C48/21;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低温 容易 薄膜 配方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配方,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低密度聚乙烯10‑15%、高性能PE聚合物30‑40%、茂金属聚乙烯A 20‑30%、茂金属聚乙烯B 15‑25%、弹性体5‑1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外层吹膜、中层吹膜、内层吹膜、各层融合以及定型冷却的步骤;本发明通过改变薄膜配方,在膜的高挺度的前提下,薄膜有较好的韧性性能,并有柔软光滑感,通过添加的高性能PE聚合物,可以使薄膜外观质感,薄膜拉力强、韧性强,有较强抗冲击性;而且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设备要求低,具有很好的推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聚乙烯薄膜(PE)根据制造方法与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产品;但是传统的PE薄膜普遍具有以下缺点:封温温度高、难封温、无韧性、袋封温效果差、印刷图案不美观、不具阻隔性;传统采用的二氧化硅、氧化镁消光母料(熔融指数4克/10分钟,密度0.93克/cm3),能在挤出薄膜表面形成直径小于2微米的微颗粒,大量不规则附于表面的微颗粒对周边光产生漫反射作用,大大降低产品表面的光滑度及光泽度,使塑料薄膜产生“纸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配方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配方,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低密度聚乙烯10-15%、高性能PE聚合物30-40%、茂金属聚乙烯A 20-30%、茂金属聚乙烯B15-25%、弹性体5-10%。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低密度聚乙烯15%、高性能PE聚合物35%、茂金属聚乙烯A 25%、茂金属聚乙烯B 20%、弹性体5%。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低密度聚乙烯10%、高性能PE聚合物40%、茂金属聚乙烯A 20%、茂金属聚乙烯B 25%、弹性体5%。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低密度聚乙烯14%、高性能PE聚合物36%、茂金属聚乙烯A 22%、茂金属聚乙烯B 22%、弹性体6%。
优选的,所述高性能PE聚合物的熔融指数0.5克/10分钟,密度0.915-0.918克/cm3。
优选的,所述茂金属聚乙烯A的熔融指数为13克/10分钟,密度0.93克/cm3;所述茂金属聚乙烯B的熔融指数1克/10分钟,密度0.918克/cm3。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的融指数14克/10分钟,密度0.862-0.9克/cm3。
一种如上所述的新型低温容易热封的吹塑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外层吹膜:将50%低密度聚乙烯与茂金属聚乙烯A作为薄膜外层,外层吹膜温度加热至150℃-155℃融化原料挤出;
S2:中层吹膜:将高性能PE聚合物作为薄膜中层,中层吹膜温度加热至160℃-170℃融化原料挤出;
S3:内层吹膜:将另50%低密度聚乙烯与茂金属聚乙烯B作为薄膜内层,内层吹膜温度加热至180℃-185℃融化原料挤出;
S4:各层融合:各层原料融化后外层、中层、内层挤出比例为3:4:3进行总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同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同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顶盒的软件保护方法
- 下一篇:程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