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201.X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钱飞舟;滕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1/08;F22B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套 焦炉煤气 装置 余热 锅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竖直设置的炉膛,炉膛的下端部设置有烟气入口,炉膛的上端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的炉膛内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高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炉膛外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与炉膛外侧壁之间形成风冷通道,外壳体与炉膛底部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进风腔室,进风腔室与风冷通道相连通,进风腔室上连接有带风量调节阀的送风管,外壳体的上端与炉膛顶端之间形成风冷通道出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有效防止露点腐蚀的产生,同时能有效避免结渣粘结堵塞,提高换热效果,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焦化行业制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以煤气中的硫化氢为原料;二以脱硫废液中的硫浆为原料。第二种方法中,脱硫废液的中硫浆的成分主要是硫磺和硫盐,脱硫废液固化后高温焚烧,产生含SO2、SO3的炉气,炉气经净化、催化、转化最后得工业硫酸。
高温焚烧后的含SO2、SO3的炉气的温度很高,通常会进入余热锅炉中进行余热回收。然而由于炉气中的SO2、SO3含量高,余热锅炉中容易产生以下问题:一、露点腐蚀现象,二、高温烟气粘结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能有效防止露点腐蚀现象以及烟气粘结堵塞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竖直设置的炉膛,炉膛的下端部设置有烟气入口,炉膛的上端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的炉膛内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高温蒸发器、中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炉膛外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与炉膛外侧壁之间形成风冷通道,外壳体与炉膛底部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进风腔室,进风腔室与风冷通道相连通,进风腔室上连接有带风量调节阀的送风管,外壳体的上端与炉膛顶端之间形成风冷通道出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炉膛底部至中温蒸发器安装区域位置的炉膛的壁厚大于中温蒸发器以上的炉膛的壁厚。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所述的高温蒸发器的换热管束采用双排管绕管结构,中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的换热管均采用单排管绕管结构;高温蒸发器的换热管排之间的间距大于中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的换热管排之间间距。
进一步地,前述的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所述的余热锅炉采用模块结构,所述的余热锅炉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部模块、蒸发器模块、顶部模块,底部模块包括:烟气入口区域的炉膛,蒸发器模块包括: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之间的炉膛以及炉膛内的各蒸发器;顶部模块包括:烟气出口区域的炉膛;蒸发器模块区域炉膛的上、下两端与底部模块区域的炉膛和顶部模块区域的炉膛之间分别设置有膨胀节。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炉膛顶部设置有遮挡装置。
再进一步地,前述的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遮挡装置为雨蓬,雨蓬的边缘延伸至外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前述的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外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外壳体的内壁上涂覆有一层防腐涂料。
进一步地,前述的配套于焦炉煤气制酸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外壳体外设置有支撑架,底部模块、蒸发器模块、顶部模块均分别支撑在支撑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