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3C紧固件产品合格率检测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7050.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0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仝丹迪;俞晓琳;李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哈迪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05 | 分类号: | B07B13/05;B07B13/16;B07B13/18;G01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刘金菊 |
地址: | 333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紧固 产品 合格率 检测 仪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3C紧固件产品合格率检测仪器,具体涉及紧固件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架,所述检测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检测架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和落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装载板,两个所述装载板安装于检测架顶部的内侧,所述装载板的内部开设有装载孔,所述装载孔的内部安装有待测紧固件,所述检测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检测板。本发明通过控制检测板上升,外径较大的待测紧固件,会被第二检测孔顶出,同时,利用第一检测孔将其顶部合格的待测紧固件顶出,而直径较小的待测紧固件会进入第一检测孔的内部,以完成对待测紧固件的合格率的检测记录,极大地增强了仪器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智能3C紧固件产品合格率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紧固件,使用行业广泛,包括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它的特点是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而且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也极高,而对于3C紧固件而言,是由于特殊需求而在其紧固件进行镀锌处理,为保证其安装要求,对其螺纹外径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合格率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在以往的检测方法中,通常是随机选取一批次的紧固件,并对其螺纹外径一一检测,再进行记录,检测效率及其低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3C紧固件产品合格率检测仪器,本发明通过控制检测板上升,外径符合标准的待测紧固件会进入至第二检测孔的内部,而外径较大的待测紧固件,会被第二检测孔顶出,同时,利用第一检测孔将其顶部合格的待测紧固件顶出,而直径较小的待测紧固件会进入第一检测孔的内部,并将各类待测紧固件进行分类收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C紧固件产品合格率检测仪器,包括检测架,所述检测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检测架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机构和落料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装载板,两个所述装载板安装于检测架顶部的内侧,所述装载板的内部开设有装载孔,所述装载孔的内部安装有待测紧固件,所述检测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检测板,且所述检测板位于装载板的底部,所述检测板两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且所述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分别与两个装载板内部的装载孔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孔的直径小于待测紧固件的标准外径,所述第二检测孔的直径与待测紧固件的标准外径相等,所述检测板底部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凸环,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伸缩杆两端凸环的内侧,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电动推杆为水平设置,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伸缩杆远离检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内腔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且所述装载板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合于卡槽的内部,且所述卡槽的槽口宽度与卡块的截面宽度相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内腔的宽度值设置为装载板宽度值的两倍,且所述装载板两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提环,所述检测板的宽度值与检测架内腔的宽度值相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两端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检测板两端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滑槽的顶部设置有封口,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为开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装载板上的装载孔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且所述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的数量与每个装载板上的装载孔的数量相等,所述装载孔、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的顶部端口均设置为扩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哈迪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哈迪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7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