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顶底板同步浇筑模板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76050.4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伟;刘伟;李可科;刘拯;孔繁富;江财发;韩耀伟;南志;李思海;王俊野;高波;袁波;周志会;王坤杰;张宇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预制 波形 腹板 组合 底板 同步 浇筑 模板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顶底板同步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悬吊式横梁(1)、组合内模(2)、反提式可伸缩式支撑架(3)、组合定位式侧模(4)、侧模微调螺杆支座(5)、组合内模底板振捣孔(6)、组合内模顶板下灰孔(7)、可伸缩支撑架(9)和波形压板(16);所述组合定位式侧模(4)的组合结构桁架底部设置多个侧模微调螺杆支座(5);反提式可伸缩式支撑架(3)使用时和组合内模(2)采用螺栓连接;可伸缩支撑架(9)用于组合内模(2)的侧板之间支撑;所述波形压板(16)设置在组合定位式侧模(4)的底板侧模上,并与所述底板侧模之间销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顶底板同步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悬吊式横梁(1)包括千斤顶(13)、反提式焊件(14)、精轧螺纹钢拉杆(12);所述反提式焊件(14)与组合定位式侧模(4)上的桁架立柱(17)连接,精轧螺纹钢拉杆(12)配合千斤顶(13)可将组合内模(2)悬吊进行精确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顶底板同步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组合定位式侧模(4)包括组合结构桁架、顶板侧模和底板侧模;按斜腹板设计角度做成组合定位式侧模(4),波形钢腹板吊放贴在所述组合定位式侧模(4)上即实现位置和角度准确定位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顶底板同步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组合内模(2)的顶板上设置组合内模顶板下灰孔(7),保证混凝土能够通过泵送管下放到底板位置,组合内模(2)的底板设置组合内模底板振捣孔(6);所述侧模微调螺杆支座(5)为四个。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顶底板同步浇筑模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底板的底层及齿块钢筋在台座上绑扎完成后,进行所述组合定位式侧模(4)的安装;利用龙门吊将所述组合定位式侧模(4)分块吊装至设计位置;
步骤二:调节所述侧模微调螺杆支座(5),使每块所述组合定位式侧模(4)的角度满足波形钢腹板安装的位置和角度要求;
步骤三:将调节好后的若干块所述组合定位式侧模(4)的顶部和底部利用对拉螺栓(18)进行固定,并将相邻的组合定位式侧模(4)利用高强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四:将剩余底板钢筋和梁端钢筋、横隔墙钢筋绑扎完成,进行波形钢腹板安装;
步骤五:对波形钢腹板拼接口使用高强螺栓连接方式的拼接方法,采用高强螺栓扳手进行施拧,将单块波形钢腹板连接为整体;
步骤六:将组合内模(2)进行安装,所述组合内模(2)的部分模板之间设置组合内模定向活动节(11);将反提式可伸缩支撑架(3)安装在组合内模(2)部分模板的顶板上;
步骤七:将所述悬吊式横梁(1)的反提式焊件(14)与对应的组合定位式侧模(4)的桁架立柱(17)之间销接,并在反提式焊件(14)顶部设置两个千斤顶(13)配合精轧螺纹钢拉杆(12),用于对组合内模(2)顶板施加反提力进行组合内模(2)定位;将所述悬吊式横梁(1)上的精轧螺纹钢拉杆(12)穿入所述反提式可伸缩支撑架(3)或对应的组合内模(2)顶板,进行组合内模(2)固定;调节悬吊式横梁(1)上的千斤顶(13),对组合内模(2)顶板进行精确定位;
步骤八: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从一侧同步浇筑底板、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首先打开组合内模顶板下灰孔(7),保证混凝土能够通过串筒下放到底板位置并进行混凝土浇筑;灰面达到设计标高时安装内模底板,并通过底板上组合内模底板振捣孔(6)进行补灰浇筑和振捣;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生,待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时进行模板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60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