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咪唑衍生物在防治农业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5961.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映前;王仁轩;李俊采;杨程杰;陈永甲;彭静文;尹晓丹;燕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52 | 分类号: | A01N43/52;A01N43/54;A01P3/00;C07D235/12;C07D405/06;C07D403/04;C07D40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并咪唑 衍生物 防治 农业 植物病害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苯并咪唑衍生物Y‑0~Y‑12任一化合物在防治农业植物病害中的应用。生物活性测试发现,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玉米叶点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病菌,棉花枯萎病菌6种植物真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在100ppm下对6种病源真菌抑制率均达70%以上,特别对玉米叶点霉病菌接近完全抑制其生长。本化合物制备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有望开发为新型杀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2位修饰的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苯并咪唑衍生物Y-0~Y-12在防治由玉米叶点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全球粮食需求增长及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矛盾下,农药对保证农作物的稳产与高产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据统计,植物真菌性病害每年造成全球主要农作物减产10%左右,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目前农业生产中对植物真菌性病害多采用化学试剂进行防治,但由于药物长期单一使用,真菌抗药性增长速度惊人。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广谱、低毒的绿色农用杀菌剂迫在眉睫。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结构可与酶或受体等靶点结合,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菌,抗寄生虫,抗癌等。在农药杀菌领域,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作为内吸性的广谱杀菌剂,如噻菌灵、多菌灵、麦穗宁,其主要作用靶点为病原真菌中的β-微管蛋白。肉桂醛,天然存在于肉桂油或藿香油中,是一种绿色天然、安全高效的防腐抗菌剂,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其对多种果蔬具有显著地防腐保鲜效果(温小礼、张伟、周巧丽等.肉桂醛熏蒸处理对香菇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4,14(8):190—196.)。
我们将苯并咪唑与肉桂醛这两个结构进行拼合,合成13个化合物并测试了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生物测试结果表明,且部分化合物对病菌的抑制活性优于嘧菌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法:一种针对玉米叶点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的药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Y-0~Y-12中的任一化合物所示的苯并咪唑衍生物。化合物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苯并咪唑衍生物Y-0~Y-12制备方法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咪唑生物合成方法见实施例,经多次硅胶柱层析等常规方法分离获得纯品,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了苯并咪唑类化合物Y-0~Y-12,其结构式如化学式1所示。经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咪唑衍生物对玉米叶点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棉花枯萎病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化合物Y-0的合成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Y-0的合成方法按如下反应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