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和装配式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5752.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旦;程欣;余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舜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预制 叠合 楼板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和装配式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将桁架钢筋的两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外,并用作搁置端使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可以解决传统板边胡子钢筋刚度小无法在施工现场实现免撑的问题。为防止预制板过早开裂,在预制混凝土层中配有钢丝网。可利用轻质混凝土替换原有混凝土叠合楼板中的普通混凝土以减轻楼板自重,由于使用的是轻质混凝土,而轻质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低于普通混凝土,因此现场开洞比较方便,比传统叠合楼板更能应对突发的设计变更,还可利用减少预制混凝土层厚度从而减少楼板自重,普通混凝土叠合楼板厚度一般为不小于60mm,本发明提出的预制混凝土层厚度减少为30mm,且由于钢丝网的存在,其性能不会减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和装配式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楼板多使用混凝土桁架钢筋叠合楼板,该楼板虽然刚度大,但重量也大,板边仅伸出单层受力钢筋(俗称“胡子筋”),刚度较小,无法承担预制板以及施工工况下的板面荷载。因此在施工现场需在底部满堂脚手支撑,无法体现装配式建造的优势。
现有装配式钢结构中的楼板多使用压型钢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前者刚度小,后者虽刚度有所提高,在较小跨度下(3米以内)可以实现免撑,但适用范围狭窄,并且钢结构存在生锈的风险,不及混凝土楼板耐久性强。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方便施工、经久耐用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和装配式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和装配式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施工现场需在底部满堂脚手支撑,或是仅能实现较小跨度的免支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层、钢丝网以及至少两榀桁架钢筋;
所述桁架钢筋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钢丝网绑扎于所述至少两榀桁架钢筋上,所述钢丝网埋设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内,所述桁架钢筋埋设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内;
所述桁架钢筋的两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外,并用作搁置端。
可选的,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所在平面沿垂直于所述桁架钢筋延伸方向的宽度为600mm。
可选的,所述预制混凝土层沿垂直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层所在平面方向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30mm。
可选的,所述预制混凝土层为普通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
可选的,相邻的两榀所述桁架钢筋间的距离为小于或等于200m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上述特征描述中任一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可选的,还包括现浇混凝土层;
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设置在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上。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利用上述特征描述中任一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可选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S1:将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搁置端放置在待施工位置;
S2:依次紧靠设置所有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S3:在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上浇筑现浇混凝土层。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和装配式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桁架钢筋的两端暴露在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外,并用作搁置端使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可以解决传统板边胡子钢筋刚度小无法在施工现场实现免撑的问题。为防止预制板过早开裂,在预制混凝土层中配有钢丝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舜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舜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汽车零部件家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