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液态肥制备用三效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5413.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刘存寿;叶光忠;梁涛;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酷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20;B01D1/30;B01D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液态 制备 用三效 蒸发器 | ||
本发明涉及蒸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有机液态肥制备用三效蒸发器,包括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和三级蒸发器,所述三级蒸发器的出液口设有尾部混合器,所述尾部混合器包括保温罐,保温罐的顶部设有进水口,保温罐的底部设有出水口,保温罐内固定有菌种箱,保温罐上还固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部贯穿保温罐的顶部与三级蒸发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贯穿菌种箱和保温罐底部连接有储液罐,所述进液管上设有位于菌种箱内的缩口段,缩口段上设有进料孔,进料孔内设有进料单向阀。采用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菌种在活化的情况下与浓缩液得到充分的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有机液态肥制备用三效蒸发器。
背景技术
有机肥料是指由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而成的肥料。有机肥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养分活力、净化土壤生态环境、保障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益等特点,是优质蔬菜栽培不可替代的肥料。目前有机肥料的生产原料主要有:秸秆、豆粕、鸡粪、牛羊马粪、酒糟、醋糟、餐厨垃圾、河道淤泥、下水道淤泥等。
目前随着水产捕捞量及加工量的逐年递增,我国鱼类加工后的下脚料达500多万吨,这些下脚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果对这些下脚料予以利用加工成有机肥料其品质相对于现有的有机肥料原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生产时,鱼类原料经破碎、发酵、酶解和过滤之后,需要对滤液进行浓缩处理,目前的浓缩设备通常采用三效蒸发器,由于我司生产的有机液态肥中含有驯化后的富集镉菌种,因此需要在浓缩的滤液中加入菌种,由于从三效蒸发器排出的浓缩液温度通常在50℃左右,该温度下如果直接放入菌种,会使得菌种的成活率降低,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菌种与浓缩液混合的蒸发器,以满足菌种混合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有机液态肥制备用三效蒸发器,给菌种与浓缩液的混合提供适合的温度条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有机液态肥制备用三效蒸发器,包括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和三级蒸发器,所述三级蒸发器的出液口设有尾部混合器,所述尾部混合器包括保温罐,保温罐的顶部设有进水口,保温罐的底部设有出水口,保温罐内固定有菌种箱,保温罐上还固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部贯穿保温罐的顶部与三级蒸发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贯穿菌种箱和保温罐底部连接有储液罐,所述进液管上设有位于菌种箱内的缩口段,缩口段上设有进料孔,进料孔内设有进料单向阀。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和三级蒸发器将滤液逐渐的浓缩,后通过尾部混合器降温的同时与菌种混合,保证浓缩液从三级蒸发器的出液口排出的温度在45~50℃,而冷却水的温度在20~25℃,浓缩液进入进液管中后,与进入保温罐的冷却水交换热量,使得进入缩口段的浓缩液温度下降至35℃以下,同时冷却水吸收热量温度提高至30~35℃,冷却水继续向下流动包裹在菌种箱外部,使得菌种箱内的菌种活性提高,保证菌种与浓缩液混合的温度条件。
2、由于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受管内壁的影响,越是靠近管壁的流体其流速越低,因此缩口段的设置相当于将进液管内壁的面积缩小,减小层流的出现,使浓缩液靠近缩口段内壁与中心处的流速相当,另外受负压的作用,菌种在被吸入缩口段的同时,也会冲击在进液管内壁上形成的层流,而冲击的方向均是朝向缩口段的中心处,因此能够将菌种带入到缩口段的中心处与浓缩液混合。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冷却水循环机构。
有益效果:设置冷却水循环机构可以充分使用冷却水,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与蓄水池,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通,循环泵的进口与蓄水池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酷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酷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