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基加固的竹材加筋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5335.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斌;吴政;高乐星;何杰;李帅;刘杰;祝方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B27J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山区 填方 路基 加固 竹材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基加固的竹材加筋体系及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分级;(2)确定场地加筋方式;(3)竹材加工;(4)加筋施工和填筑碾压。本发明可根据实际场地所分级别有针对性的对高填方公路路基使用开挖台阶施工方案;开挖台阶、竹材竖向加筋施工方案;开挖台阶、竹材竖向加筋、竹材水平加筋施工方案;开挖台阶、竹材竖向加筋、竹材水平加筋、竹腔注浆施工方案,有效防止了高填方公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交界面两侧滑移、不均匀沉降、上下层密实度不一致等工程问题,并且采用新型竹材作为加筋材料,适应了现今公路建设中提倡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设计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路基处理施工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基加固的竹材加筋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逐渐向西部山区迈进,很多路基的构建需要在原斜坡上填筑岩土体材料并压实而成。由于路基的一侧为原状斜坡,另一侧为其它岩土体材料,这样在填筑段和原状斜坡间就存在一个天然的交界面,由于交界面两侧岩土体材料构成、物理力学性质、密实度等方面的差异,尤其在存在雨水或地下水影响的条件下,交界面两侧极易产生滑移或不均匀沉降;同时,这种高填路基对于相同或不同填筑材料均采用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工艺,这种工艺易出现分层交界面处碾压不均、上下层密实度不一致、整个路堤难以形成一个稳定整体等问题。
交界面两侧发生相对滑动、不均匀沉降、密实度不一致等问题容易导致路基损坏、破坏,严重的会进一步导致路面开裂,因此,填筑材料与原状斜坡间、不同填筑材料间、分层填筑面间的“交界面”问题是高填方路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高填方路堤工程普遍采用的是开挖台阶、分层填筑、铺设土工格栅的施工方法,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开挖台阶的填筑方式,交界面处易发生滑移、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2)分层填筑的方式上下层交界面处易出现碾压不均、密实度不一致等问题。
(3)使用土工格栅加筋时,土工格栅一部分位于原斜坡面上,一部分位于填筑材料上,后期碾压时易使土工格栅在结构中呈现“拱”状,对路基稳定极为不利。
(4)土工格栅为化学合成材料,这种材料长时间覆埋于土壤之中,对土壤污染十分严重,并且其生产过程需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大量废渣、废水和废气,与现今工程建设中提倡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严重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施工方法中,开挖台阶填筑方式交界面处易发生滑移、不均匀沉降,分层填筑方式上下层交界面处易出现碾压不均、密实度不一致;使用土工格栅这种化学合成材料在其生产过程需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大量废渣、废水和废气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基加固的竹材加筋体系及施工方法,有益效果为节省资源、材料环保、成本较低、施工方便,同时能够满足各项功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山区高填方路基加固的竹材加筋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土质、地形、坡度来对场地进行分级,场地分级可以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
(2):确定场地加筋方式,场地加筋方式有:Ⅰ级场地在原斜坡地面开挖台阶,直接进行路基分层填筑碾压,无需加筋;Ⅱ级场地需在Ⅰ级场地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增加竹材竖向加筋;Ⅲ级场地需在Ⅰ级场地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增加竹材竖向加筋和竹材水平加筋;Ⅳ级场地需在Ⅰ级场地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增加竹材竖向加筋、竹材水平加筋和竹腔注浆。
(3):竹材加工;竹材加工包括以下流程:
①A型竹筒段的制作;
②B型竹筒段的制作;
③竹筋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总量一致的多电机抗饱和滑模跟踪控制方法
- 下一篇:网络协议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