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薇甘菊的防除剂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666.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文;宋继斌;刘子;胡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89 | 分类号: | C08G63/189;C08G63/85;A01N37/10;A01N25/1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菊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薇甘菊的防除剂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防除剂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萘乙酰基酒石酸二甲酯340‑350份;乙二醇70‑75份;二氧化钛2‑3份。其制备方法为:分别制备萘乙酰氯和酒石酸二甲酯后按比例混合,150℃油浴加热反应7h,反应结束后依次除去反应生成的酸以及多余的萘乙酰氯,得到二萘乙酰基酒石酸二甲酯,向二萘乙酰基酒石酸二甲酯中缓慢滴入乙二醇,加入催化剂TiO2,110℃油浴加热5h后得到接枝萘乙酸的聚酯。本发明解决了大剂量的除草剂一次性喷洒到土壤中会对土壤造成损害的问题,达到了对土壤危害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除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薇甘菊的防除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薇甘菊为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种子或茎节生根繁殖,繁殖生长力强,一个节1天生长近20cm,属于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275465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薇甘菊防除剂,包括质量比为0.8-1︰1-0.8的2,4-D钠盐和森草净混合而成。使用时,将薇甘菊防除剂加水稀释至10000-100000倍,对薇甘菊喷施,对薇甘菊防除效果显著、持效性强。
但是,除草剂本身对土壤和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大剂量的除草剂一次性喷洒到土壤中,会对土壤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薇甘菊的防除剂,其具有对土壤危害小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薇甘菊防除剂的制备工艺,其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接枝萘乙酸的聚酯。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薇甘菊的防除剂,所述防除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萘乙酰基酒石酸二甲酯340-350份;乙二醇70-75份;二氧化钛2-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萘乙酰基酒石酸二甲酯与乙二醇在二氧化钛的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聚酯。聚酯作为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缓释效果,通过在聚酯上接枝萘乙酸,并通过聚酯的缓释作用不断向外释放萘乙酸,在薇甘菊进行防除作用的同时,对土壤的危害较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二萘乙酰基酒石酸二甲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酒石酸二甲酯175-180份;萘乙酰氯220-23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酒石酸上的羟基与酰氯反应,生成盐酸,并将萘乙酸接枝到酒石酸上,便于酒石酸二甲酯进一步进行酯交换生成聚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酒石酸二甲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酒石酸145-150份;甲醇70-75份;甲磺酸1.2-1.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酒石酸和甲醇在甲磺酸催化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酒石酸二甲酯,便于之后通过酯交换得到聚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萘乙酰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萘乙酸185-190份;氯化亚砜145-152份;吡啶20-3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萘乙酸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萘乙酰氯,便于将萘乙酸接枝至酒石酸二甲酯上,反应过程中吡啶作为诱导剂,推动反应向生成酰氯的方向进行。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薇甘菊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萘乙酰氯和酒石酸二甲酯后按比例混合,150℃油浴加热反应7h,反应结束后依次除去反应生成的酸以及多余的萘乙酰氯,得到二萘乙酰基酒石酸二甲酯,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