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鲶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541.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覃川杰;史庆超;吕云云;王娟娟;贺扬;王均;李燕平;胡鹏;曹松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口 高位 养殖 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鲶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装置、对尾水进行初步净化的“S”型生态沟渠、对尾水进行曝气增氧兼具硝化功能的曝气硝化池、利用“鱼‑贝‑藻”复合系统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生态净化池、用于储存养殖用水的储水池;固液分离装置与高位池出水口连接,储水池与高位池进水口连接。本发明可降低尾水处理成本,实现尾水的高效处理,本系统可有效除去尾水中的固体废物,并将这些固体废物做成有机肥,变废为宝,本系统可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以及水中可溶性磷含量,同时本系统还将有利于观光渔业的打造,经本系统处理后的养殖尾水可基本达到尾水排放标准,实现尾水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鲶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口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在大口鲶养殖过程中,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些高效的养殖模式,高位池养殖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高位池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较传统的池塘养殖,它具有养殖密度大,病害少,用药少,成活率高等特点。但由于养殖密度大,投饵料多,鱼类残饵和粪便产生过多,导致水体污染严重,这些养殖尾水未经合理处理排入河道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逐渐导致养殖用水资源短缺。因此,开发出一种生态、环保、绿色、高效的大口鲶高位池尾水处理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大口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申请号为201822277582.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高位池或土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养殖尾水进行旋流分离、固液分离、泡沫分离、双旋流沉淀过滤、生物机械过滤、紫外消毒等多步来处理实现尾水的循环利用;申请号为201210258211.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生态型海水名贵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养殖池、初级过滤塔、蛋白分离器、一级生物滤塔、二级生物滤塔、三级生物滤塔、藻类处理池、源水过滤池、紫外消毒器、调温池、弧形筛、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上述两种尾水处理方法虽然最终都可以实现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但它们均存在处理步骤繁琐(多级处理)和建造成本高(需要购置多种先进的尾水处理设备)的问题,限制了它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鲶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成本低并且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口鲶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固液分离装置、对尾水进行初步净化的生态沟渠、对尾水进行曝气增氧兼具硝化功能的曝气硝化池、利用“鱼-贝-藻”复合系统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生态净化池、用于储存养殖用水的储水池;
固液分离装置与高位池出水口连接,储水池与高位池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为滚筒微滤机。
所述的生态沟渠切面呈梯形,生态沟渠为“S”型;生态沟渠两边种植有草本植物,上面修建有走廊,走廊下面安装有管状紫外线消毒灯。
所述的曝气硝化池和生态净化池池壁均修建有生态坡,生态坡由多孔砖铺设而成,坡壁种植有草本植物;
所述的曝气硝化池底部四周设置有纳米曝气盘,池四周设置有水车式增氧机;池底分散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面积不超过曝气硝化池的40%;
所述的生态净化池中设置有生态浮床,浮床上种植有浮叶植物,浮叶植物面积不超过生态净化池的60%,池边种植挺水植物,池底种植有沉水植物,面积不超过生态净化池面积的40%,同时池内投放有滤食性生物。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尾水经固液分离装置后所得饲料残饵、鱼类粪便等固体废物可以收集起来制作成有机肥料,变废为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师范学院,未经内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模旋压陶瓷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采用泥浆分离进行框架基础回填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