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轮毂逆向转动的轮毂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4451.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振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4 | 分类号: | B24B5/44;B24B5/35;B24B41/06;B24B41/02;B24B47/22;B24B47/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轮毂 逆向 转动 打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轮毂逆向转动的轮毂打磨机,包括:轮毂打磨机构、轮毂转动机构。所述轮毂转动机构包括:基座、轮毂装夹装置、手摇驱动装置、中间传送装置、防逆转装置;所述轮毂装夹装置转动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防逆转装置连接,所述手摇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中间传送装置与所述防逆转装置连接。本发明的一种防止轮毂逆向转动的轮毂打磨机,根据当前轮毂的凹坑或划痕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重点的打磨处理,并且保证汽车轮毂在打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轮毂逆向转动的轮毂打磨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用于汽车的轮毂10的结构图。在汽车轮毂生产厂房内,需要对即将出厂的汽车轮毂进行品检,防止不合格品流出到客户手中。其中,汽车轮毂的侧壁11是否光滑是其中一道检查工序。由于在汽车轮毂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刮碰现象,从而致使其侧壁11产生凹凸不平的凹坑或划痕。其次,对于此类汽车轮毂,需要重新返工处理,例如进行二次打磨处理,从而使得汽车轮毂的侧壁11光亮如新。
在对轮毂打磨机进行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以如下技术问题需要考虑:一方面,凹坑或划痕只是概率性的存在侧壁11的不同部位,因此,只需要对出现凹坑或划痕的部位进行重点打磨处理即可;另一方面,通常会采用旋转的打磨头对侧壁11进行打磨处理,旋转的打磨头极有可能带动汽车轮毂随意转动,因此,需要保证汽车轮毂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止轮毂逆向转动的轮毂打磨机,根据当前轮毂的凹坑或划痕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重点的打磨处理,并且保证汽车轮毂在打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止轮毂逆向转动的轮毂打磨机,包括:轮毂打磨机构、轮毂转动机构;
所述轮毂转动机构包括:基座、轮毂装夹装置、手摇驱动装置、中间传送装置、防逆转装置;
所述轮毂装夹装置转动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防逆转装置连接,所述手摇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中间传送装置与所述防逆转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手摇驱动装置包括:手摇柄、驱动连杆、正反转螺杆、正反转转轴;所述正反转螺杆的杆体上螺合有套筒,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手摇柄上,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套筒上;所述正反转螺杆与所述正反转转轴通过齿轮副连接;
所述中间传送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杆和蜗轮盘,所述蜗轮杆的一端与所述正反转转轴连接;
所述防逆转装置包括:支架、凸轮、棘轮盘、间歇式驱动块;所述凸轮及所述棘轮盘转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间歇式驱动块的中部转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间歇式驱动块的一端压持于所述凸轮的轮面上,所述间歇式驱动块的另一端卡持或脱离所述棘轮盘的棘齿槽;所述支架上还转动设有逆止块,所述逆止块的一端卡持或脱离所述棘轮盘的棘齿槽;
其中,所述蜗轮盘与所述凸轮驱动连接,所述棘轮盘与所述轮毂装夹装置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副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于所述正反转螺杆上,所述从动齿轮设于所述正反转转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反转螺杆与所述正反转转轴的连接处还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套接于所述正反转螺杆的杆体上,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正反转转轴的杆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歇式驱动块压持于所述凸轮的轮面的一端设有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歇式驱动块与所述棘轮盘的棘齿槽配合的一端设有棘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振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振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