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358.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25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耿路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污染 叠加 风险 识别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涉及环境污染技术领域,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下进行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并对气体的成分含量进行识别,根据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进行超标准气体扩散范围的预判,达到提前预防和治理的目的,能够根据颜色叠加程度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分级评价,并进行叠加色的反剖析,清晰判别叠加风险区超标准气体的成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能够检测大气中各类气体的成分及含量,使得人们能够及早地对污染源气体作出治理和预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被污染了。
针对此种现象,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能够检测大气中各类气体的成分及含量,使得人们能够及早地对污染源气体作出治理和预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能够检测大气中各类气体的成分及含量,使得人们能够及早地对污染源气体作出治理和预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标准大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存在百分比;
S2: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进行分类;
S3:采集大气样本进行气体成分和含量的识别;
S4:对采集点进行区域定位,并监测采集点的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
S5:对识别出的超标准气体进行气体分析,得出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
S6:气体分析结果与超标准气体的位置信息结合;
S7:根据颜色叠加程度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分级评价。
进一步地,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为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家庭废气和商业废气。
进一步地,使用气体传感器进行气体成分的识别。
进一步地,气体分析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法、红外光谱法或色谱法。
进一步地,颜色叠加采用加色法原理进行叠加,当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气体分析时,采用红光、绿光和靛蓝光作为基本色;当采用色谱法进行气体分析时,采用品红、黄、青色作为基本色。
进一步地,利用RGB颜色模型完成颜色的叠加,并进行叠加色的反剖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下进行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并对气体的成分含量进行识别。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根据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进行超标准气体扩散范围的预判,达到提前预防和治理的目的。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气污染叠加风险区识别及评价方法,能够根据颜色叠加程度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分级评价,并进行叠加色的反剖析,清晰判别叠加风险区超标准气体的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未经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用进线导线装置
- 下一篇:无用软件的排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