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345.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32398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新颖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齿轮 传动轮 第二轴 折叠屏 同步传动组件 传动连接 第二滑块 齿框 内折 同步转动机构 行星齿轮啮合 电子设备 滑动连接 位置偏移 转动安装 第一轴 弧形齿 滑轨槽 顶面 动轮 弧面 背面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第二基座、第一、第二齿框和同步传动组件,同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第二轴、第一、第二传动轮、第一、第二行星齿轮;第一、第二轴转动安装于第一、第二基座上,第一传动轮、第一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第一轴上;第二传动轮、第二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第二轴上;第一、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第二齿框的第一、第二滑块背面通过第一、第二弧面与第一、第二滑轨槽滑动连接,第一、第二滑块顶面通过第一、第二弧形齿与第一、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折叠屏内折180度,补偿因弯曲带来的位置偏移,保证折叠屏的稳定性,且结构十分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变得越来越大,这是由于更大的显示屏幕能给使用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高人机交流的效率,并且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终端基体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电子设备基体尺寸的增大,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这就制约了显示屏幕的扩大。目前,折叠屏技术很好的找到了电子设备基体的小型化发展与显示屏幕的大屏化发展的折中点,比如折叠屏手机在折叠后跟常规手机大小一样,可以很方便的携带;而当把屏幕展开,则可以获得一块显示面积超大的屏幕。折叠屏手机不同于翻盖手机,因为它的折叠是在一块屏幕上所完成的,即显示屏幕需要折弯180度,并在折弯处具有一定的弧度。要实现折叠屏折叠功能,除了折叠屏幕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铰链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考虑到折叠屏的特殊性,传统铰链没有办法满足其功能需求,需要专门的折叠屏铰链来辅助实现。折叠屏折弯根据应用需求,分为内折及外折两种折弯需求,内折折弯机构其要求更高。目前,折叠屏铰链常采用分段式结构,类似甲虫一样或像脊椎一样排列弯曲,每一段可以分担部分受力,使整个折叠的结构受力更均匀。但是这种结构,屏幕折弯半径较大,导致产品厚度较大,且在折弯或打开过程中对折叠屏会产生拉扯力,影响折叠屏的稳定性。也有一些其他技术方案,比如专利文献CN 110131299A公开的柔性屏内外双折同步转动机构,但是,这些技术方案,结构十分复杂,零部件众多,生产加工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折叠屏内折180度,折弯或打开过程中能够补偿因弯曲带来的位置偏移,避免折弯或打开过程对折叠屏产生拉扯力,保证折叠屏的稳定性,且结构十分简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齿框、第二齿框和同步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接触的位置形成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基座上形成有第一滑轨槽,所述第二基座上形成有第二滑轨槽,所述第一滑轨槽和所述第二滑轨槽分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同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所述第一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基座上,且所述第二轴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二传动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使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齿框包括第一齿框本体和形成于所述第一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背面通过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一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顶面通过第一弧形齿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框包括第二齿框本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齿框本体一侧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背面通过第二弧面与所述第二滑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顶面通过第二弧形齿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旋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柔度高精度柔性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