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式临边立面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271.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伟;熊霸;彭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临边立面 防护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临边立面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定架、钢丝绳、防护网和拉结绳,固定架两两上下分布可拆卸地安装在临边防护区两侧的混凝土柱上,固定架对应防护侧设有伸出构件,两侧对应的上部固定架和下部固定架之间分别通过钢丝绳与伸出构件连接,防护网上端通过若干吊环与上部钢丝绳连接、下端通过绑绳可拆解地绑扎在下部钢丝绳上,防护网上端两顶角分别与拉结绳连接,拉结绳可拆解地绑扎在下部钢丝绳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量,降低临边防护设施的成本,防护网为可移动结构,机动灵活,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临边立面的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临边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边立面防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临边立面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边立面防护尤其是大面积临边立面防护一般是采用在临边四周搭设高度不低于1.2米的防护栏杆,防止人员、物件从临边掉落。但是,当操作者重心或者作业面高度超过临边防护高度时,高处坠落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依然存在,现有技术采用安全网进行全封闭防护,工程量大,时间耗费多,代价高,固定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临边立面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降低临边防护设施结构的复杂性和施工量,机动灵活使用方便,能够有效保障临边作业的安全性,有利于降低临边防护设施的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临边立面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钢丝绳、防护网和拉结绳,所述固定架两两上下分布可拆卸地安装在临边防护区两侧的混凝土柱上,所述固定架对应防护侧设有伸出构件,两侧对应的上部固定架和下部固定架之间分别通过钢丝绳与伸出构件连接,所述防护网上端通过若干吊环与上部钢丝绳连接、下端通过绑绳可拆解地绑扎在下部钢丝绳上,所述防护网上端两顶角分别与拉结绳连接,所述拉结绳可拆解地绑扎在下部钢丝绳上。
所述固定架包括管件和扣件,所述管件通过扣件连接并与混凝土柱抱合,所述伸出构件通过扣件与管件连接。
两侧的拉结绳对称倾斜设置与钢丝绳合围形成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
所述防护网采用钢丝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临边立面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管件和扣件搭设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抱合形状与临边防护区两侧的混凝土柱的形状相匹配,将伸出构件通过扣件与管件连接,所述伸出构件的伸出长度与防护网的支设位置相匹配;
(2)将固定架安装到混凝土柱上并定位,使得同一侧上下部固定架之间的距离与防护网的防护高度相匹配;
(3)将下部钢丝绳连接到下部两侧的固定架的伸出构件上,通过上部钢丝绳将防护网上端的吊环串起,将上部钢丝绳连接到上部两侧的固定架的伸出构件上;
(4)将防护网下端通过绑绳绑扎在下部钢丝绳上,并将防护网两侧的拉结绳绑扎在下部钢丝绳上。
当移动防护网时,将绑绳和拉结绳下端解开,拉动防护网沿上部钢丝绳滑动到下一个临边立面防护工位,将绑绳和拉结绳绑扎到下部钢丝绳上。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临边立面防护设施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量,降低临边防护设施的成本,防护网为可移动结构,机动灵活,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临边立面的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临边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厚板空心楼盖施工方法
- 下一篇:增湿器储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