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73831.8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王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7C3/04 | 分类号: | F17C3/04;F17C13/02;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颜爱国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液态 存储系统 | ||
1.一种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氢气处理部,用于将氢气处理为超临界液态氢;
超临界氢储部,具有对所述液态氢进行存储的罐体,所述罐体外设置有冷却罩;以及
冷却部,具有用于对所述冷却罩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
其中,超临界氢储部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罐、第一绝热层、真空腔、冷却罩、第二绝热层、内罐,
冷却部包括斯特林制冷机、温度传感器以及冷却单元,
所述斯特林制冷机具有冷头,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却罩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斯特林制冷机相连,
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导冷件、第二导冷件、脉动热管,
所述第一导冷件与所述冷头相连,所述第二导冷件与所述冷却罩相连,
所述脉动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冷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冷件相连,用于实现所述冷头和所述冷却罩之间的冷量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氢气处理部将氢气通过液氮冷却至90K,达到超临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冷却罩设置在第二绝热层的外侧,采用铝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冷却罩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当所述冷却罩内的温度升高到预定值后,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斯特林制冷机开始工作,所述冷头通过所述脉动热管将冷量导入到所述冷却罩内,防止所述内罐内的超临界氢蒸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氢气处理部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流量调节阀以及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氢气净化装置、氢气加压装置、氢气换热器,
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氢气加压装置与所述氢气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中,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通氢气换热器出口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管路中,
当温度变化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罐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内罐内氢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冷却部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斯特林制冷机相连,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和驱动所述斯特林制冷机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导冷件上设置有多道凹槽,用来安装所述脉动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液态氢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脉动热管的材料选用铜管,其内径设置为0.05-0.2mm,管路数量大于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8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