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片切断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2311.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0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正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甲南设计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6D1/09 | 分类号: | B26D1/09;B26D7/26;B29C48/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张丰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切断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丙烯酸树脂等硬质树脂片以不产生切屑的方式在较短的切断时间内切断,并能够确保良好的切断面品质的树脂片切断机。在使树脂片在上刀(9)与下刀(10)之间通过的状态下使上刀(9)下降,将上刀(9)与下刀(10)打入树脂片,由此产生脆性断裂来切断树脂片,其中,使该上刀(9)的刀主体(9a)的厚度尺寸(T1)小于下刀(10)的刀主体(10a)的厚度尺寸(T2),使上刀(9)比下刀(10)更容易地打入树脂片。由此,在能够以不产生切屑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进行切断的基础上,能够减小使上刀(9)升降的升降机构的反冲的影响所引起的上刀(9)与下刀(10)的打入量的差,并确保良好的切断面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切断硬质的树脂片的树脂片切断机。
背景技术
硬质的树脂片一般通过挤压成型被制造,并在被进行该挤压成型的挤压机连续地挤出后,切断为规定的长度而成为产品。作为进行该切断的树脂片切断机(以下,也简称为“切断机”。),多数切断机为使圆盘锯随着挤压机的挤压速度一边向挤压方向(片流动方向)移动一边也向切断方向(片宽方向)移动。
但是,若利用圆盘锯进行树脂片的切断,则在切断时产生碎屑(切屑),因此存在另外需要用于利用静电将附着于树脂片的碎屑除去的工序,且在挤压机与切断机之间被夹在包覆于树脂片的上下表面的保护膜与树脂片的间隙的碎屑使后期工序中产生品质不良的担忧。另外,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一次切断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因此有时难以应用在宽幅或者短尺寸的树脂片的制造中,在挤压速度较大的情况下需要与其配合地将圆盘锯的片流动方向的可动范围拉长,而使切断机整体大型化。
针对于此,本申请人开发了通过使保持于树脂片通过位置的上方的带板状的刀具的刀头下降直到沿厚度方向贯通树脂片为止,从而进行树脂片的切断的切断机(以下,称为“单刀切断机”。)。在该单刀切断机中,能够以不产生切屑的方式切断树脂片,因此不需要切屑处理的工序,也不存在切屑使后期工序中产生品质不良的担忧。另外,与使用圆盘锯的切断机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切断,因此针对宽幅、短尺寸的树脂片的制造的应用范围较广,在挤压速度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刀具的片流动方向的可动范围较短即可,并使切断机整体紧凑(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的单刀切断机在聚碳酸酯、与聚碳酸酯同等级硬度的树脂片的切断中,能够确保非常高的切断面品质。但是,在作为切割对象的树脂片为与聚碳酸酯相比伸长率、冲击强度的值非常小、且具有与玻璃相近的物理特性的树脂,例如被称为丙烯酸树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通用聚苯乙烯(GPPS)、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MS)等的情况下,在刀具打入的瞬间,产生以该打入位置为起点的脆性断裂,并破裂,从而被切断,因此切断面相对于表面/背面的垂直度较差且表面光洁度也较粗糙,作为背面与切断面的边界的线不成为直线且存在很多凹凸。
另一方面,作为以丙烯酸树脂等硬质树脂片为对象的切断机,提出一种切断机:在树脂片的上下两面打入刀具而产生脆性断裂的起点,并使该脆性断裂沿片厚度方向传播,从而能够以不产生切屑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切断。在该切断机中,为了顺利地获得良好的切断面,将上下的刀的打入时机、片流动方向的刀头间隔的偏差极力减小是很重要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240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5915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等中提出的切断机中,一般,上刀被保持在被安装于升降机构的刀具保持器,与上刀相同规格的下刀以固定的方式被保持,在进行切断时,使上刀与刀具保持器一体下降,并与下刀同时打入树脂片,因此由于升降机构的反冲的影响,上刀的打入量少于下刀的打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甲南设计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甲南设计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