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1852.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8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闫新超;刘文斌;黄志平;夏淑凯;周军;李伟;马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高琦 |
地址: | 101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座 安装 辅助 平台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及其使用方法,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包括限位平台、升降装置,限位平台连接在升降装置上端。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绑扎并固定好下支墩钢筋;S2、将左平台板、右平台板进行连接固定;S3、在条形限位带上、下两侧分别安装辅助固定板与隔震支座下预埋板;S4、顶升顶部千斤顶;顶升脚踏千斤顶,推动辅助平台至下支墩上方;S5、调整下预埋板的水平位置,收回滑轮,调整下预埋板的倾斜度与高度;S6、支模浇筑下支墩混凝土,卸下辅助固定板;S7、吊装隔震支座;S8、将上预埋板安装在条形限位带上侧;S9、顶升顶部千斤顶;S10、固定上预埋板,浇筑上支墩混凝土;S11、拆除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的特大地震,大量的房屋倒塌,并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随着房建工程对抗震要求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房建工程抗震技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传统建筑通过加粗或增加钢筋、框架柱的抗震技术已经逐步遭淘汰,隔震橡胶支座近年来在建筑抗震措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隔震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其原理是在建筑物的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层具有足够可靠性的隔震层,将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分离,阻隔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播,将传入结构的地震能量被隔震层的减隔震元件吸收,减少结构变形,对主体结构实现有效保护,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传统的隔震支座安装方法,是人工手动安装预埋板,经过反复测量、调整预埋板位置,最终采用焊接短钢筋的方式将预埋板锚筋固定在支墩钢筋笼上。在这过程中,如何准确、高效地调整上、下预埋板的标高、斜度与轴线位置,一直是隔震支座施工的难点。此外,传统安装方法还存在着短钢筋焊接不方便、浇筑支墩混凝土时预埋板容易偏移等问题。目前,采用新技术改良隔震支座安装方法的技术还比较少。但也有部分技术人员在此方面进行了创新:中国专利文献CN103669883A公开的一种组合隔震支座的安装调整方法,采用标高控制装置、平整度控制件、轴线控制装置,三种装置对隔震支座预埋板进行调整。此法虽通过辅助设备精准了预埋板的位置,但存在使用不便、安装效率低、设备繁重、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实有必要研究一种使用便利、安装效率较高,各项功能一体化的隔震支座安装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包括限位平台、升降装置,限位平台连接在升降装置上端;所述限位平台包括平台板、滑动柱,平台板固定连接在滑动柱上端,滑动柱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包括承柱台、顶部千斤顶、滑轮,顶部千斤顶底端固定连接在承柱台顶端,顶部千斤顶与平台板下端面相接触,滑轮连接在承柱台底端,承柱台侧面设置有滑道并通过滑道与滑动柱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中部设置有方形孔洞,方形孔洞内侧壁设置有条形限位带,条形限位带呈环状,条形限位带的厚度小于平台板的厚度,条形限位带位于方形孔洞内侧壁高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孔洞上连接有辅助固定板,辅助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隔震支座预埋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包括左平台板、右平台板,左平台板与右平台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榫卯插口并通过榫卯插口可拆卸连接;榫卯插口上设置有用于加固且相互对应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柱有八根,其以两两为一组固定连接在平台板的四个端角下端;承柱台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平台板的四个端角下方,承柱台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滑动柱下端套接在承柱台两侧的滑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柱侧面固定连接斜撑,斜撑呈倾斜状设置在滑动柱与平台板之间,斜撑底端与滑动柱侧面固定连接,斜撑顶端与平台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