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1666.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高旭;李贺;毕岩;杨冰;白金凤;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光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该磷光铱配合物如式G所示。本发明通过选择特定的杂环的配体结合,调节化合物的波长,得到的磷光铱配合物在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后,使得器件的发光效率得到提高,磷光寿命得到延迟,驱动电压得到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OEL)也叫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是利用一些拥有特殊物理性质,在外接电源下能够产生跃迁福射发光的有机物所制成的薄膜作为光源的一种光学显示技术。OLED作为继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LCD)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效率、低能耗、低工作电压(3~10V)、宽视角(>170°)、发光颜色丰富且易调控、(与液晶显示器相比)响应速度快(~1us)、高清晰度、可制作大面积和柔性显示面板等优良特性,而且其发光性能不受环境和湿度等外界条件的限制。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由来已久。Pope研究小组于1963年首次报道了基于蔥晶体的蓝色电致发光现象,但由于晶体厚度过大(20um),使得其驱动电压高达400V,而且发光亮度和效率都很低,因此在当时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在1965至1970年间,Helffich研究小组相继报道了蔥、萘等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的电致发光现象,但它们的驱动电压都高于100V,没有实际应用价值。1982年,Vincett团队采用真空沉积的方法得到了蔥薄膜,厚度降至0.6um,使得工作电压降至30V左右,但量子效率只有0.03%,并且因膜的质量不佳,电子注入效率低,极易被击穿。
1983年,Partridge研究小组发现了非共扼聚合物的电致发光现象,但得到的器件亮度低。可见在20世纪60至80年代的20年间,对于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值得关注的成果,OLED的开发停滞不前。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研究团队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多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透明、导电的打ITO(钢锡氧化物)玻璃为阳极、芳香二胺衍生物(TPD)为空穴传输层、采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电子传输和发光层、Mg/Al(10:1)合金作为阴极。该器件首次实现了高亮度(1000cd·m-2)、低驱动电压10V)、高效率(1.51m·W-1)的良好性能。
因此,我们也在开拓一种新型的磷光铱配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使得电致器件的性能得到更好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的磷光铱配合物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的材料,使其能够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电流效率、延长器件的磷光寿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磷光铱配合物,所述磷光铱配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式G如下:
其中,m可以取0或1或2,n可以取3或2或1,m+n=3;
其中R1、R2、R3、R4、R5和R6独立的选自氢、氘原子、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的烯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的炔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0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的稠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螺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切割机器人自由排版切割方法
- 下一篇:导电凝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