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固化硅橡胶基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71112.2 申请日: 2019-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0722165B 公开(公告)日: 2021-10-26
发明(设计)人: 袁俊明;于雁武;陈卓;林长江;李福华;刘玉存;荆苏明;罗凯;赵伟;夏韬 申请(专利权)人: 中北大学;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B22F5/00 分类号: B22F5/00;B22F3/22;B22F1/00;C22C9/00;C22C27/04;C22C30/02;F42D3/00
代理公司: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李毅
地址: 030051***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室温 固化 硅橡胶 柔性 线型 复合 药型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固化硅橡胶基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及其制备方法,是以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为原料:金属粉75~97wt%,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2.7~22.5wt%,硫化剂正硅酸乙酯0.18~1.5wt%,增塑剂0.1~0.8wt%,有机锡催化剂0.02~0.2wt%,将所述原料混合后倒入药型罩模具中固化后得到的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以本发明室温固化硅橡胶基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装填炸药制备柔性切割索,不仅切割能力强于常规的铅质材料药型罩,而且柔性好,并具有很好的韧性,可以快速弯曲成所需要的切割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炸切割技术领域,涉及聚能切割索用药型罩,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柔性聚能切割索的复合药型罩。

背景技术

爆炸聚能切割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爆炸切割技术。其采用聚能装药技术,利用炸药爆炸形成的压力压垮药型罩形成高速线型射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切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药型罩是影响切割能力的关键因素。为了使切割索在爆炸切割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金属射流,要求切割索的聚能罩具有密度大、不易气化的特点。因此,现有的常规聚能切割索多采用紫铜作为药型罩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线型聚能切割索切割出不同形状的切口,这就需要切割索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目前国内外采用纯铝、铅、铅锑合金等柔性金属材料制备柔性聚能切割索的外壳和药型罩。王爱等(柔性切割索的研制[J]. 采矿技术, 2013, 13(05):76-77.)通过拉拔和滚压工艺,以纯铝半圆管制备柔性药型罩。黄寅生等(简易柔性切割索的制作及爆炸切割金属板试验[A].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 爆破器材杂志编辑部, 2004: 4.)采用铅锑合金制备柔性切割索。

用纯铝制作切割索工艺繁琐,切割能力弱,与切割索广泛的应用范围相矛盾。铅质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且密度较大,但是在爆炸切割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化现象,影响其切割能力。而且,使用这类软质金属制备的柔性切割索无法进行多次弯曲,否则会出现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温固化硅橡胶基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药型罩兼具良好的柔性和爆炸切割能力。

本发明所述的室温固化硅橡胶基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是以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为原料:金属粉75~97wt%,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2.7~22.5wt%,硫化剂正硅酸乙酯0.18~1.5wt%,增塑剂0.1~0.8wt%,有机锡催化剂0.02~0.2wt%,将所述原料混合后倒入药型罩模具中固化后得到的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是一种常见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其生胶通常是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简称RTV-2。

进而,所述的金属粉为铜粉、钨粉或镍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例混合物。铜粉、钨粉和镍粉均具有较高的密度,在爆炸过程中不易气化。

优选地,本发明所使用的金属粉的粒径为25~75μm。

所述的增塑剂可以是钛酸酯类或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包括乙酰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增塑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机锡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等。

本发明进而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所述室温固化硅橡胶基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的制备方法,是称取所述重量百分含量的金属粉和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所述重量百分含量的硫化剂正硅酸乙酯和增塑剂搅拌均匀,继续加入所述重量百分含量的有机锡催化剂搅拌均匀,形成粘稠状的混合体,将所述粘稠状的混合体倒入药型罩模具中,常温下固化,脱模得到柔性线型复合药型罩。

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粘稠状的混合体在药型罩模具中的固化时间优选为1~5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北大学;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