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系统及防止离柜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0333.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充电 共享 电池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系统及防止离柜充电方法。该共享电池系统中共享电池包括充电电路、第一通信模块以及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柜包括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连接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充电电路。若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处于通信连接状态则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路接通;若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处于通信未连接状态则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路断开。本发明根据共享电池和充电柜之间的通信状态判断共享电池是否在充电柜中,若不在柜中则禁止共享电池充电,避免共享电池离柜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电池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系统及防止离柜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单车、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电动设备都由电池供电,电池电量耗尽后可通过更换电池实现电能快速补充,保证电动设备的持续运行。共享充电柜可为用户提供电池更换服务,为电量耗尽的电池充电,为用户提供满电量的电池。为保证电池安全和使用寿命,充电柜为充电电池提供安全充电条件。若共享电池离柜后允许用户进行充电,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导致电池损耗,给电池提供商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系统及防止离柜充电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所述共享电池包括用于为所述共享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所述共享电池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调整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处于通信连接状态则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接通;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处于通信未连接状态则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有线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有线通信模块为RS232通信模块、RS485通信模块、MODBUS通信模块、CAN通信模块、LIN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RFID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进一步,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中,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为控制器和开关电子元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开关电子元件,所述开关电子元件连接所述充电电路;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控制所述开关电子元件的通断,进而调整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处于通信连接状态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电子元件导通,所述充电电路接通;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处于通信未连接状态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电子元件断开,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所述开关电子元件为三极管、MOS管、电磁继电器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封装在所述共享电池内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离柜充电的共享电池系统,所述共享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共享电池以及用于存放所述共享电池和为所述共享电池充电的充电柜,所述共享电池包括用于为所述共享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所述共享电池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柜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路;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调整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处于通信连接状态则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接通;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处于通信未连接状态则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充电电路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0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