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速列车通行隧道内的水沟盖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0080.4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均勇;肖明清;孙文昊;蒋超;何应道;谢俊;陈立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11228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下层 上层 高速列车 错开设置 气动效应 上排水孔 水沟盖板 下排水孔 隧道 竖直 高速列车运行 废水排放 沟槽结构 列车运行 隧道建设 通行隧道 运营环境 开孔率 排水孔 贯穿 负压 溅出 两层 地下水 通行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列车通行隧道内的水沟盖板,包括上层盖板和下层盖板,下层盖板位于上层盖板的下方,且下层盖板与上层盖板之间有间隙;所述上层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上层盖板的多个上排水孔,所述下层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下层盖板的多个下排水孔;所述上排水孔与所述下排水孔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本发明将上下相邻的两层盖板上的排水孔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水沟盖板具有较大的开孔率,可以避免被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气动效应负压吸起,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沟槽结构内的地下水被高速列车列车运行引起的气动效应溅出,可以提高隧道内废水排放效率,改善隧道内的运营环境,适用于高速列车通行的隧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列车通行隧道内的水沟盖板。
背景技术
由于高速铁路和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速度极快,产生的离心力大,通常对平纵断面线型有着极高要求,在地形起伏较大时,隧道和桥梁的在高速铁路和高速磁悬浮工程中将占比极大。而对于隧道工程,横断面开挖面积通常是衡量经济性的最重要指标,因此隧道断面净空通常需在满足列车的密封性能、气动效应、安全稳定等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
在高速运行的列车通过隧道时,列车前方空气压缩,产生正压,列车尾部产生负压,导致隧道内同一位置的气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隧道面积一定时,阻塞比越大,列车运行速度越高,上述效应影响就越明显。当瞬时气压降低超过一定幅度时,负压可能将沟槽盖板吸起,为避免该情况出现,需要将沟槽盖板做成开孔率较大的形式。
但当隧道内水沟内排水量较大时,在正负压力的反复作用下,可能激起水沟内废水振荡,如水沟盖板开孔较大,将导致废水从沟槽内溅出。溅出的废水将导致结构再次潮湿,降低废水排放效率,促进锈蚀发展。如此反复,导致隧道内废水不能及时排出,结构频繁干湿交替,引发钢材锈蚀,混凝土劣化等一系列不利后果,进而导致材料耐久性,设备稳定性,结构安全性不同程度的下降,对隧道运营管理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和安全隐患。当地下水含腐蚀性物质时,上述不利影响将更为突出。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高速列车通行隧道内的水沟盖板,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列车通行隧道内的水沟盖板,在保证水沟盖板的开孔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避免废水二次飞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高速列车通行隧道内的水沟盖板,包括上层盖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层盖板下方的下层盖板,所述上层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上层盖板的多个上排水孔,所述下层盖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下层盖板的多个下排水孔;所述上排水孔与所述下排水孔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盖板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内设有间隔布置的多根上肋条,各所述上肋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框架上相对的边框上,相邻的所述上肋条之间形成所述上排水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肋条的顶面与所述上框架的顶面齐平,所述上肋条的底面为弧形面或者斜坡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盖板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内设有间隔布置的多根下肋条,各所述下肋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下框架上相对的边框上,相邻的所述下肋条之间形成所述下排水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肋条的底面为弧形面或者斜坡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肋条的顶面为弧形面或者斜坡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盖板与所述下层盖板相互独立,或者所述上层盖板的上框架与所述上层盖板的下框架通过第一竖向连接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下肋条的两侧分别通过沿所述下肋条两侧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第二竖向连接件与位于所述下肋条正上方的所述上排水口两侧的上肋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0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