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及实施方法和配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9567.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弗莱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16 | 分类号: | B65D3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3 | 代理人: | 童卫忠 |
地址: | 321035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阀 空气 密封 实施 方法 配套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只有二层外膜,没有内膜;二层外膜的上端和下端各横向地沿宽度设置上热封线和下热封线,将二层外膜粘接成左右开口的袋体,并从下热封线起向上设置若干条纵向热封线,将袋体隔成若干个连续的密封气室;纵向热封线的顶部设置有分叉,分叉成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先共同向上延伸,然后重新连接合并成一个封闭的隔离密封圈;隔离密封线圈的顶部与上热封线之间为充气通道;左隔离热封线与右隔离热封线之间为进气通道;与本发明的同步充气热封装置配套使用后,能实现边充气边热封,在充气后即将进气通道封合锁死,锁气更为安全可靠;而且材料成本也大为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密封袋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充气成型方便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以及该空气密封袋的实施方法和配套使用的同步充气热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包装领域普遍在用的空气型密封袋,都脱离不了四层膜的结构,其采用二层较厚的外膜作为有一定牢度的袋体外层,而中间的二层较薄的内膜作为气阀膜,用于进气及进气后的止回,构成了充气密封的防震包装袋。可见二层内膜是目前所有空气型密封袋的不可缺少的材料部件,其形成的气阀膜结构也是实现袋体密封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二层内膜的气阀膜的结构作不同的改进,从2000年起至今已形成有数十件的国内发明专利及众多的实用新型专利,如专利号200510025833.4的“一种自粘膜止回空气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200610067311.5的“具有密封体自动闭气及锁气的装置的空气缓冲体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201610025010.X的“一种空气密封体”等等,可谓层出不穷,但终究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四层膜结构。
近几年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上商品交易日益活跃,使得用于商品包装运输的可防震的空气密封袋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得价格竟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不少生产厂家为了取得价格优势,只有通过不断减薄外膜层的厚度来达到节省用料,降低成本;有的厂家甚至将外膜层降到了与内膜厚度相同的1-4丝厚,到达了极限。如此,四层膜的厚度务必是二层膜厚度的接近2倍值,而我们知道,不同厚度膜所对应的热封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同一热封滚轮滚压四层膜和二层膜时,接近2倍的厚度差势必要求有接近2倍温差的热封温度,这对于某些热封线,比如隔离气室之间的纵向热封线,其下部是热封二层膜,上部是热封四层膜,因此往往会造成要不四层膜处脱焊没封完全,要不二层膜处被压烫透穿,产品报废。现阶段缺少一种成本更低,充气更方便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完全摈弃传统的四层膜结构,提供一种成本更低,充气成型更为方便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只有二层外膜,没有内膜;二层外膜的上端和下端各横向地沿宽度设置上热封线和下热封线,将二层外膜粘接成左右开口的袋体,并从下热封线起向上设置若干条纵向热封线,将袋体隔成若干个连续的密封气室;所述纵向热封线的顶部设置有分叉,分叉成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所述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先共同向上延伸,然后重新连接合并成一个封闭的隔离密封圈;所述隔离密封线圈的顶部与上热封线之间为充气通道;所述左隔离热封线与右隔离热封线之间为进气通道;压缩空气从充气通道横向进入,然后竖向通过并列的进气通道进入到各个密封气室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喇叭扩口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通道与密封气室的连接处设有阻气热封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气热封块为倒U形、倒V形、一字形、圆形、三角形的任一种形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施所述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二层外膜制成所述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的袋体,并根据长度可卷绕成筒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弗莱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弗莱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9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硫电池正极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