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超声速环境的中波红外光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9234.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侃;杨继兴;庄嘉兴;张淼;陶玉;张柏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超声速 环境 中波 红外 光学 镜头 | ||
1.一种适用于超声速环境的中波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方向由前至后同轴布置的光学头罩(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六透镜(7)和第七透镜(8);第一透镜(2)为凸凹透镜,第二透镜(3)为凸凹透镜,第三透镜(4)为凸凹透镜,第四透镜(5)为凹凸透镜,第五透镜(6)为双凸透镜,第六透镜(7)为双凹透镜,第七透镜(8)为双凸透镜;
所述光学头罩(1)的光学材料为蓝宝石,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09mm~110.5mm和105mm~105.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20mm~φ125mm和φ108mm~φ122mm,光学厚度范围为5mm~6mm;
所述第一透镜(2)的光学材料为锗,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15.3mm~117.3mm和47.5mm~48.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32mm~φ32.5mm和φ31mm~φ31.5mm,光学厚度范围为4.5mm~5.5mm;
所述第二透镜(3)的光学材料为硫化锌,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64.5mm~65.5mm和31.1mm~32.1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30mm~φ30.5mm和φ28mm~φ28.5mm,光学厚度范围为5.5mm~6.5mm;
所述第三透镜(4)的光学材料为硅,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10.5mm~11.5mm和7.5mm~8.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6.5mm~φ17mm和φ8.5mm~φ9mm,光学厚度范围为7.5mm~8.5mm;
所述第四透镜(5)的光学材料为锗,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8.5mm~9.5mm和13.1mm~14.1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10.2mm~φ11.2mm和φ16.5mm~φ17.5mm,光学厚度范围为6.5mm~7.5mm;
所述第五透镜(6)的光学材料为硅,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42.5mm~43.5mm和230.5mm~235.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5.5mm~φ26.5mm和φ24.0mm~φ25.0mm,光学厚度范围为4.5mm~5.5mm;
所述第六透镜(7)的光学材料为硒化锌,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76.5mm~77.5mm和144.4mm~145.4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2mm~φ22.5mm和φ21mm~φ21.5mm,光学厚度范围为4.5mm~5.5mm;
所述第七透镜(8)的光学材料为硅,前后两表面的半径范围依次为38.5mm~39.5mm和47.5mm~48.5mm,通光口径范围依次为φ21.5mm~φ22mm和φ21.5mm~φ22mm,光学厚度范围为4.5mm~5.5mm;
所述光学头罩(1)和第一透镜(2)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9mm~9.1mm;第一透镜(2)和第二透镜(3)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0.4mm~0.5mm;第二透镜(3)和第三透镜(4)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25.6mm~25.7mm;第三透镜(4)和第四透镜(5)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6.7mm~6.8mm;第四透镜(5)和第五透镜(6)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11.7mm~11.8mm;第五透镜(6)和第六透镜(7)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2.5mm~2.6mm;第六透镜(7)和第七透镜(8)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为1.6mm~1.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92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