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钻井液用高效絮凝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68454.9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官澄;李新亮;杨丽丽;李公让;孙金声;彭春耀;白杨;刘敬平;黄贤斌;罗绪武;马光长;伍贤柱;郭永宾;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6/06;C09K8/035;C09K8/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淼;刘依云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子 液体 钻井 高效 絮凝 | ||
1.一种适用作絮凝剂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酰胺类共聚物由丙烯酰胺类结构单元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单元构成,所述丙烯酰胺类结构单元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单元具有式(2)所示的阳离子结构:
其中,R11-R13、R21-R23和R3-R5各自独立地选自H和C1-C6的烷基;R6选自C1-C6的烷基;L1为连接键或C1-C6的亚烷基;
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结构单元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100:5-80;所述丙烯酰胺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600万g/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其中,R11-R13、R21-R23和R3-R5各自独立地选自为H和C1-C4的烷基,R6选自C1-C4的烷基,L1为连接键或C1-C4的亚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其中,R11-R13、R21-R23和R3-R5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和正丁基,R6选自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正丁基,L1为连接键或选自-CH2-、-CH2CH2-、-CH2CH2CH2-、-CH(CH3)CH2-、-CH2CH(CH3)-或-CH2CH2CH2CH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结构单元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100:8-5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结构单元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100: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500万g/mol。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其中,所述丙烯酰胺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万-400万g/mol。
8.一种适用作絮凝剂的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或其水解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引发剂存在下,在含水溶剂中,将式(1’)所示的单体和咪唑类离子液体进行共聚反应;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部分具有式(2’)所示的结构;
其中,R11-R13、R21-R23和R3-R5各自独立地选自H和C1-C6的烷基;R6选自C1-C6的烷基;L1为连接键或C1-C6的亚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84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