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纤维基柔性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7783.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6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丁元清;贺辛亥;王斌;王晨;孙元娜;郝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K3/04;C08K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纤维 柔性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棉纤维基柔性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硝酸钴溶解于溶剂中,加入柠檬酸、硝酸铁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铁酸钴磁性纳米粒子的前驱体溶液;
将棉质无纺布置于前驱体溶液中进行均匀浸渍,然后取出烘干;
将均匀浸渍铁酸钴的棉质无纺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600~1000℃,保温时间为1~5小时,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制得棉纤维基碳薄膜;
将聚酰胺酸树脂溶液均匀涂覆在所制备的棉纤维基碳薄膜上,涂覆完成后进行热酰亚胺化处理,逐渐升温至240~300℃并保温1~3小时,最终制得棉纤维基柔性碳复合薄膜;
所述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的固含量为10 wt% ~ 20 wt%;
制备的柔性碳复合薄膜的单层厚度为0.2 mm,在X波段的电磁屏蔽效能为32 dB,三层同类型薄膜叠加之后,电磁屏蔽效能为45 dB;
所述硝酸钴与硝酸铁的摩尔比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纤维基柔性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或者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
3.跟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纤维柔性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质无纺布为棉质水刺无纺布、棉质针刺无纺布或棉质湿法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纤维柔性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将芳香四羧酸二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等摩尔量的二胺单体,搅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树脂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棉纤维柔性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为2-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或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砜;芳香四羧酸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六氟二酐、4,4’-联苯四甲酸二酐或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6.一种棉纤维柔性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