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用的信号发射塔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67735.2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2;E04H12/18;H01Q1/12;H01Q3/02;H01Q3/06;H01Q21/00;H01Q21/29 |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李英俊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发射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5G用的信号发射塔,涉及通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塔底,所述塔底的顶端固接调节盘,所述调节盘的顶端固接塔腰,所述塔腰的顶端设置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固接塔尖,所述塔腰的底部设置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设置均设置有天线;所述塔腰包括四个杆体,四个所述杆体固接在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拐角处,所述第一平台的面积小于第二平台的面积,四个所述杆体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平台铰接,所述第一天线的顶端与所述塔尖固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5G用的信号发射塔安装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用的信号发射塔。
背景技术
信号塔,是网络运营商所建立的一种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外型像塔,所以叫做信号塔。又是一种公用的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5G移动网络与早期的2G、3G和4G移动网络一样,5G网络是数字蜂窝网络,在这种网络中,供应商覆盖的服务区域被划分为许多被称为蜂窝的小地理区域。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模拟信号在手机中被数字化,由模数转换器转换并作为比特流传输。蜂窝中的所有5G无线设备通过无线电波与蜂窝中的本地天线阵和低功率自动收发器(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通信。收发器从公共频率池分配频道,这些频道在地理上分离的蜂窝中可以重复使用。本地天线通过高带宽光纤或无线回程连接与电话网络和互联网连接。
5G信号塔安装的一般在原有的信号塔上重建,也有重新建立的。在信号塔建立时,需要对信号塔主体部分进行安装,现有的5G信号塔安装不便捷,导致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G用的信号发射塔,解决了现有的5G用的信号发射塔安装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5G用的信号发射塔,包括塔底,所述塔底的顶端固接调节盘,所述调节盘的顶端固接塔腰,所述塔腰的顶端设置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固接塔尖,所述塔腰的底部设置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设置均设置有天线;
所述塔腰包括四个杆体,四个所述杆体固接在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拐角处,所述第一平台的面积小于第二平台的面积,四个所述杆体之间连接有固定杆;
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平台铰接,所述第一天线的顶端与所述塔尖固接;
所述第二天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平台铰接,所述第二天线的顶端与杆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天线固接直板,所述直板的顶端通过调节杆与杆体连接,所述第二天线的第端固接短板,所述短板和直板之间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穿设安装在第一平台上的铰接块。
进一步,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两端均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穿设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杆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接直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天线的数量是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天线固接在所述拐角处。
进一步,所述塔尖固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包括圆盘和安装杆,所述圆盘的两端固接安装杆,四个所述第一天线的顶端通过螺栓固接所述安装杆。
进一步,所述塔腰上设置有第三天线,若干个所述第三天线安装在圆环基座上,所述圆环基座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内侧设置有楞,所述环体的上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环体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块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块距离相等,所述第三天线安装在扇形片体上,所述扇形片体卡在所述卡环与环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微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觉特征跟踪算法的结构转动响应非接触式识别方法
- 下一篇:恒温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