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7372.2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尚凯锋;张新明;周涯宸;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2 | 分类号: | F24F11/32;F24F11/64;F24F11/77;F24F11/86;F24F11/88;F24F110/10;F24F14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鞠永帅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控制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所述防高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冷凝器的温度参数及室内风机的当前风速档位;根据所述温度参数和所述当前风速档位确定所述当前风速档位所对应的温度阈值;当所述温度参数与所述当前风速档位所对应的所述温度阈值满足进入防高温控制的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降低风速。本发明的防高温控制方法通过在温度参数与当前风速档位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满足进入防高温控制的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室内风机降低风速,从而降低压缩机的负荷,以防止压缩机触发过载保护而无法正常运行,有效地保证了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也能够维持压缩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空调器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工作时,空调器对用户的制冷需求会以出风速度的形式进行响应,制冷需求越高,则出风速度越高,但是在高温环境下,出风速度越高,意味着空调压缩机的工作负荷越大,在高温环境下,若压缩机的工作负荷过大会导致高温保护,而触发高温保护会导致空调器停机,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制冷运行时,如何防止压缩机因触发高温保护而导致空调器无法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高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冷凝器的温度参数及室内风机的当前风速档位;
根据所述温度参数和所述当前风速档位确定所述当前风速档位所对应的温度阈值;
当所述温度参数与所述当前风速档位所对应的所述温度阈值满足进入防高温控制的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降低风速。
这样,通过实时检测冷凝器的温度参数来对压缩机的工作负载进行衡量确定,并根据温度参数和室内风机的当前风速档位来确定当前风速档位所对应的温度阈值,利用温度阈值判断压缩机的工作负荷,当检测到的温度参数与当前风速档位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满足进入防高温控制的第一预设条件时,则表明压缩机的工作负荷较高,若压缩机继续以当前负荷运行,则有可能会触发压缩机的高温保护;此时,通过控制室内风机降低风速,从而降低压缩机的负荷,以防止压缩机触发过载保护而无法正常运行,有效地保证了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也能够维持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压缩机使用寿命,降低了压缩机的故障率。
可选地,所述温度参数为所述冷凝器进风侧的环境温度,且所述冷凝器进风侧的环境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0℃至60℃。
这样,以冷凝器进风侧的环境温度为反馈信号来对压缩机的工作负载进行判断,使得判断结果更加接近压缩机的实际负载大小,准确度较高,从而在压缩机的实际负载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控制室内风机降低风速,以达到降低压缩机运行负荷的目的,避免压缩机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过载保护停机。
可选地,所述温度参数为所述冷凝器的盘管中部温度,且所述冷凝器的盘管中部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5℃至65℃。
这样,以冷凝器的盘管中部温度为反馈信号来对压缩机的工作负载进行判断,使得判断结果更加接近压缩机的实际负载大小,准确度较高,从而在压缩机的实际负载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控制室内风机降低风速,以达到降低压缩机运行负荷的目的,避免压缩机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过载保护停机。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室内风机降低风速,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向风速减小方向调节一个风速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