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6661.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东;陈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 代理人: | 王昭林;毕长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系统 | ||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转换器、先进先出接口转换器、多个功能电路及总线桥接电路。主控端根据通用串行总线的通信规范收发数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转换器根据通用串行总线通信规范由第一接口收发数据,并根据先进先出通信规范由第二接口收发数据。先进先出接口转换器根据先进先出通信规范由耦接于第二接口的第三接口收发数据,并根据特定总线通信规范由第四接口收发数据。总线桥接电路根据特定总线通信规范将第四接口所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对应的功能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计算机主机及可程序化逻辑数组(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板之间进行大量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的电路及功能较为复杂,设计者常会在正式制作芯片前,先利用可程序化逻辑数组板来进行验证。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主机将可程序化逻辑数组板编程为所需的电路,并可将欲验证的数据传送到可程序化逻辑数组板来进行验证。在现有技术中,计算机主机与可程序化逻辑数组板的通信常是以序列(serial)的方式进行,例如通过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interface)来传输数据。然而以序列方式传输的数据带宽较小,因此当欲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如今的系统芯片所需处理的数据日渐庞大,通用异步收发器接口的传输速率已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计算机主机与可程序化逻辑数组板之间也可利用以太网络(Ethernet)的方式来传输较大量的数据。然而,以太网络的传输需要在可程序化逻辑数组板内部设置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并在外部加上端口物理层(PHY),且介质访问控制及端口物理层都需要驱动器来控制,因此导致可程序化逻辑数组板在整合及设计上都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主控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转换器、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接口转换器、多个功能电路及总线桥接电路。
主控端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主控端根据通用串行总线的通信规范由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收发数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转换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储存装置。第一接口耦接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先进先出储存装置储存由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接收的数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转换器根据通用串行总线的通信规范由第一接口收发数据,并根据先进先出的通信规范由第二接口收发数据。
先进先出接口转换器包括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第三接口耦接于第二接口。先进先出接口转换器根据先进先出的通信规范由第三接口收发数据,及根据特定总线的通信规范由第四接口收发数据。总线桥接电路耦接于第四接口及多个功能电路。每一功能电路执行对应功能。总线桥接电路将由第四接口所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对应的功能电路,并将对应的功能电路所发送的数据传送至第四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转换器及先进先出接口转换器的引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100的示意图。数据传输系统100包括主控端110、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转换器120、先进先出接口转换器130、多个功能电路1401至140N及总线桥接电路150,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