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6333.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忠;陈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聚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36;F23D1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燃烧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1)和拼接管组(2),所述燃烧器主体(1)包括缓冲室(3)、储备室(4)、燃烧室(5)和加热室(6),所述储备室(4)位于燃烧室(5)的下方,所述缓冲室(3)位于储备室(4)的下方,所述加热室(6)固定在燃烧室(5)的外表面;所述拼接管组(2)依次连接着缓冲室(3)、加热室(6)、储备室(4)和燃烧室(5)。本发明的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合理简单,使得醇基燃油能够更加稳定有序地流通,并且液体转换为气体的效率更高,燃烧更加完全,提高醇基燃油利用率,避免了环境过多被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燃烧器。
背景技术
醇基油是人们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清洁能源。可在家庭、汽车、商用炉具、中小型锅炉、工业化工原料中使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红外线燃气灶具的市场占有率日益增大,并为消费都者接受。红外线燃气灶是采用红外线辐射燃烧器,该燃烧器是一种低压引射式完全预混式燃烧器。目前红外线灶具所用燃烧器通常有二种燃烧板,一种是金属网板,另一种是多孔陶瓷板。
但是,现有的大多数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对燃油的利用率和转换率较低,原料成本较大,不适合过长时间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结构较为复杂,对燃油的利用率和转换率较低,原料成本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线燃烧器。该红外线燃烧器结构合理简单,使得醇基燃油能够更加稳定有序地流通,并且液体转换为气体的效率更高,燃烧更加完全,提高醇基燃油利用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和拼接管组,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缓冲室、储备室、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储备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所述缓冲室位于储备室的下方,所述加热室固定在燃烧室的外表面;所述拼接管组依次连接着缓冲室、加热室、储备室和燃烧室。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内壁固定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选用盘旋状的加热管。本方案通过盘旋状加热管的加热器可以更加快速地将液态的醇基油高效地转换为气态的醇基燃油,为后续的燃烧更加完整和燃油高利用率打下基础。
优选的,所述拼接管组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三进液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在缓冲室的进口处,所述第二进液管连接在缓冲室的出口处并且通过连接管与第三进液管连接,所述第三进液管连接在加热室的进口处,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在加热室的出口处并与第二出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连接在储备室的进口处。本方案通过拼接管组的各个拼接管相互稳定地配合,可以保障液态醇基燃油和气态醇基燃油运输的流畅程度、合理的速度,进而保障后续地燃烧的稳定性和完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液管位于第一出气管的上方并且两两不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本方案通过合理的第一出气管和第三进液管的位置使得液体醇基燃油更加合理完全地转换为气态的醇基燃油,为后续的燃烧工序做好准备。
优选的,所述储备室和燃烧室之间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选用多空陶瓷板的导流通道。本方案通过多空陶瓷板的导流通道可以使得上料燃烧的气态醇基燃油更加均匀稳定地流通输送。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和储备室从内到外均设有密封层、吸附层、阻燃层和隔热层;所述密封层选用铝合金密封板;所述吸附层选用丙烯酸系高性能吸油树脂;所述阻燃层选用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或氢氧化铝阻燃剂;所述隔热层选用石棉或岩棉。本方案通过密封层可以避免气态或者液态的醇基燃油泄漏造成原料的损失;又通过吸附层可以在密封层损坏的状态下将泄漏的气态或者液态的醇基燃油吸附溶解,避免排放至空气中造成污染;又通过阻燃层可以提高燃烧室和储备室的燃烧温度点,避免自燃或者其他元素燃烧造成事故;又通过隔热层避免提高燃烧室和储备室的高温的液体或者气体传热出来,对操作者或者接触面造成烫伤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聚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聚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