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池用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6285.5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白鑫涛;王贺伟;汪东东;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6/36 | 分类号: | H01M6/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许爱文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热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电池用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LiF‑LiCl‑LiBr‑KCl四元全锂共晶盐及BN粘结剂;四元全锂共晶盐的摩尔百分数包括:6%~20%LiF;7%~21%LiCl;57%~63%LiBr;1%~30%KCl;BN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小于35%。将上述试剂在陶瓷坩埚内加热至500℃熔融处理4h,然后急速冷却至室温,破碎研磨过筛得到共晶盐粉体。将破碎后粉体在500℃下熔融处理4h,随后将BN纤维布在共晶盐中浸渍。本发明提供的电解质材料具有熔点低、内阻小的特点,采用该种电解质材料研制的热电池兼具工作时间长和瞬时大功率输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电池用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热电池是用电池本身的加热系统把不导电的固体状态盐类电解质加热熔融呈离子型导体而进入工作状态的一种热激活贮备电池。由于其电解质在常温下呈固态,不具有离子导通能力,因此具有长的贮存寿命,同时其具有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热电池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导弹、鱼雷等武器当中。
热电池用电解质都是由共晶盐与粘结剂高温熔融而成。其中高温熔融的目的是使流动的熔盐浸润粘结剂,以确保粘结剂对熔盐的保持力。目前多采用MgO和Al2O3作为粘结剂来进行共晶盐吸附。传统电解质中MgO和Al2O3的质量比为50%左右,这样将大大降低电解质的电导率。同时目前单体制备采用手工刮制,电解质层必须达到一定厚度才能够保证成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电池内阻,不利于电池瞬时大功率的输出。
随着航天科技和导弹武器的飞速发展,对热电池工作时间和瞬时带载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两者能够兼顾。此类热电池的突出特点为恒流工作时电流密度较小,通常小于200mA/cm2,因此需要寻找具有较低熔点(≤440℃)的共晶盐;同时又必须能够承载瞬时大的脉冲电流,电流密度通常大于3000mA/cm2,这就要求电解质需要有高的电导率,同时电解质层厚度不能太厚。
本发明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种低熔点高电导率的电解质,开发较低熔点的共晶盐,同时采用新型吸附载体降低粘结剂的比例,并改变成型方式减薄电解质层的厚度,从而降低电解质的内阻,解决电池长工作时间和瞬时大功率输出两者兼顾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池用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熔点较低的共晶盐体系,并通过新型吸附载体的使用降低电解质内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电池用电解质材料,该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LiF-LiCl-LiBr-KCl四元全锂共晶盐及BN粘结剂;所述四元全锂共晶盐的摩尔百分数包括:
LiF,6%~20%;
LiCl,7%~21%;
LiBr,57%~63%;
KCl,1%~30%;
所述BN粘结剂的质量百分比小于35%。
进一步,所述四元全锂共晶盐的摩尔百分数包括:
LiF,6%~15%;
LiCl,7%~12%;
LiBr,57%~63%;
KCl,10%~30%。
进一步,一种上述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