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耐候低气味高流动PC/NPG-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6237.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武;曾晓强;梁腾辉;刘虎;杨立清;赵铁侠;黄耀智;吴荣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87/00;C08K5/00;C08K5/057;C08K3/08;C08G8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耐候低 气味 流动 pc npg pet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光耐候低气味高流动PC/NPG‑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PC50‑90份、NPG‑PET 10‑50份、增容剂2‑10份、抗氧剂0.1‑2.0份、光稳定剂0.1‑2份与气味吸附剂1‑3份;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原料配比与工艺设置,提高了PC/NPG‑PET合金材料的表面光泽度、耐候性与流动性,降低了材料的气味散发,在家电、汽车、建材、日常用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光耐候低气味高流动PC/NPG-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结晶热塑性工程塑料,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尺寸稳定性佳,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然而未改性的聚碳酸酯仍有不足之处,表现在加工流动性不足,耐应力开裂差,耐化学性能差,耐磨性差,表面硬度及韧性不能兼顾等缺点。
PETG为透明树脂,是一种非结晶型共聚酯,PETG常用的共聚单体为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即CHDM-PETG。CHDM-PETG具有突出的韧性和高缺口抗冲击强度,其抗冲击强度是改性聚丙烯酸酯类的3-10倍,并具有很宽的加工范围,高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柔性,比起PVC透明度高,光泽好。主要应用在板材、片材、薄膜、化妆品包装等领域。
NPG-PET为新戊二醇、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三种单体酯化、缩聚而成,是一种全新的透明树脂,其具有耐划痕、耐老化、耐化学药品以及高光性、高流动性,但是相比CHDM-PETG,其韧性偏低。
我们的研究工作发现,虽然NPG-PET的韧性偏低,但所制备的PC/NPG-PET合金,仍然保持PC的高韧性和耐温性能,而NPG-PET则弥补了PC流动性差、容易发生应力开裂、耐化学溶剂性差等缺点,同时还大幅度降低合金材料的成本,制得的PC/NPG-PET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可加工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光耐候低气味高流动PC/NPG-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可获得一种综合了PC及NPG-PET性能的优异合金材料。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光耐候低气味高流动PC/NPG-PET合金,原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包括PC50-90份、NPG-PET10-50份、增容剂2-10份、抗氧剂0.1-2.0份、光稳定剂0.1-2.0份与气味吸附剂1-3份。
进一步的,所述NPG-PET由新戊二醇、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三种单体酯化、缩聚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增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马来酸酐的苯溶液中加入苯乙烯与铝粉,接着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升温,待温度升至45-50℃后,缓慢滴加入BPO的苯溶液,待BPO的苯溶液完全加入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80℃继续反应2-3h,待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并继续搅拌60-70min,得到混合组分A;
步骤2:向MMA的DMF溶液中依次加入AIBN与双硫酯,接着在62℃下搅拌反应2-3h,然后将温度升至80-85℃继续反应60-90min,得到混合组分B;
步骤3:将AIBN滴加入混合组分A中混合均匀,接着在55-65℃的条件下滴加入混合组分B,待混合组分B完全加入后继续反应60-90min,所得产物旋蒸、干燥,制得上述增容剂。
优选的,步骤1中马来酸酐:苯乙烯摩尔比为1:1;(马来酸酐+苯乙烯):铝的质量比为1:8;BPO的加入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3-0.5%。
优选的,步骤2中MMA:双硫酯的摩尔比为62-70:1;AIBN的加入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未经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