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报警信号联动触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6189.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戴根;丁炜;王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下 综合 监控 系统 报警 信号 联动 触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报警信号联动触发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标志位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标志位,初始化存储变量;报警变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报警变量;进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对所有的报警变量的状态进行判断,发生报警为1,未发生报警为0,生成一个二进制数m存储管廊内报警信息;执行模块,用于通过二进制数与标志位中每一项进行位运算,若运算后结果不为0则执行该报警联动脚本,若运算后结果为0则不执行。本发明优化了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的报警触发效率、时间,并且减轻了程序压力,提高了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控领域,涉及一种报警信号联动触发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报警信号联动触发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城市内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高压线缆、光纤等重要管线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俨然成为城市的“生命线”,而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稳定也就十分重要,通过现代化的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对管廊内的环境情况、设备信息、视频信号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地下综合管廊的“健康”。但是地下综合管廊平均长度几十公里,拥有几百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四个舱室,每个舱室包含几种设备,如何及时的处理管廊内的各种报警,并进行相应联动成为了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的难题。
传统做法主要通过获取单个设备的报警情况,针对单个报警信号进行判断,当报警发生时,进行相应联动(报警信息显示,视频画面弹出,相关设备控制指令发出等),当多个报警发生时,通过不同的线程脚本进行报警判断,并进行权重分配,实现联动处理,报警触发机制复杂,占用资源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报警信号联动触发系统及方法,通过将报警信号进行整合拼接,判断出管廊内报警情况,实现对报警事件进行及时处理,是一种更加高效的处理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报警联动触发机制。
本发明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报警信号联动触发系统,包括标志位建立模块,报警变量获取模块,状态判断模块,执行模块;
所述标志位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标志位,初始化存储变量;
所述报警变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报警变量;
进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对所有的报警变量的状态进行判断,发生报警为1,未发生报警为0,生成一个二进制数m存储管廊内报警信息;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通过二进制数与标志位中每一项进行位运算,若运算后结果不为0则执行该报警联动脚本,若运算后结果为0则不执行。
本发明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报警信号联动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标志位,初始化存储变量;
步骤2:获取报警变量;
步骤3:通过对所有的报警变量的状态进行判断,发生报警为1,未发生报警为0,生成一个二进制数m存储管廊内报警信息;
步骤4:通过二进制数与标志位中每一项进行位运算,若运算后结果不为0则执行该报警联动脚本,若运算后结果为0则不执行。
传统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报警联动触发方式主要对不同的报警进行单独的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来进行报警联动的触发,当多个报警发生时容易产生报警信号互相影响,重复发出指令的问题,并且容易增加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压力,因此通过将所有报警信息进行判断、拼接,得到一个二进制数,通过地下综合管理实际情况建立标志位,建立不同报警情况时所应触发的报警联动模板,利用计算机对于二进制数存储,运算的迅速、高效,并且将所有报警情况信息进行统一处理的方式,从而优化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的报警触发效率、时间,并且减轻程序压力,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