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6145.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贾彩霞;王乾;李志歆;许朋;梁禄忠;关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54;B29C33/3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模块化 复合材料 成型 工装 制造 方法 | ||
一种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方法,所属工装制造技术领域,制作步骤包含:(1)工装框架的制作,(2)工装型面背衬的制作,(3)工装型面配合面的制作,(4)工装型面的制作,(5)工装型面的粘贴;本发明方法可以省略母模的制造过程,以少量的工装框架结构配合多种不同型面轮廓的工装型面,通过材料的铺叠与堆积、固化和加工以完成复合材料工装的制造、更换及更正,适用于具有高型面及尺寸精度要求的小批量复合材料产品研发阶段的成型工装制造过程,能够大幅度节省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产品常采用铝、高强钢、殷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作为成型工装的首选材料,并且考虑到热效率、温度均匀性以及可操作性等问题,大多以框架式结构为主。随着应用领域对于复合材料产品型面精度、尺寸精度的要求以及对于复合材料产品制造效率的不断提升,传统金属模具由于热胀系数大、重量大、响应慢等问题的存在,作为模具材料已逐渐不能满足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相比于此,复合材料工装以其热膨胀性能匹配性好、密度低、热容小、具有一定的可修复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复合材料产品的制造过程。
然而,传统上的复合材料工装普遍采用工装预浸料进行制造,虽然能一套母模返制多套复合材料工装,有利于满足复合材料产品的大批量制造过程,但是会产生高昂的材料成本及制造成本,不适用于制造具有高尺寸精度要求的小批量复合材料产品研制阶段的成型工装。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方法,适用于具有高型面及尺寸精度要求的小批量复合材料产品研发阶段的成型工装制造过程,能够大幅度节省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方法,可以省略母模的制造过程,以少量的工装框架结构配合多种不同型面轮廓的工装型面,通过材料的铺叠与堆积、固化和加工以完成复合材料工装的制造、更换及更正。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复合材料成型工装的制造过程,适用于对精度有高要求的小批量复合材料产品研制阶段,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铆接或螺接配合垫片的固定连接方法,将框架基材通过角片或三通等连接件组合成框架结构,并在框架上贴近工装型面的一侧预留出装配孔或预埋装配螺栓,即完成工装框架1的制造;
步骤2:将背衬基材通过机械加工成一侧具有一定曲率弧面,另一侧为直面并可以通过角片与工装框架1相连接的衬板,若干衬板按照工装框架1分布形式组成工装型面背衬,即完成工装型面背衬2的制造;
步骤3:采用与工装型面背衬2弧面相匹配的配合面基材,通过角片与各衬板弧面一侧相连接,若干配合面基材拼接形成工装型面配合面3,并在配合面上铺叠一层无孔隔离膜,即完成工装型面配合面3的制造;复合材料成型工装组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步骤4:在无孔隔离膜表面依次铺叠一层真空袋和一层无孔隔离膜,在其上铺叠或堆积模塑料制成工装型面坯料,封装后采用真空袋压或热压罐成型工艺固化成型,依据工装数模加工至工装理论型面,即完成工装型面4的制造;
步骤5:在工装型面配合面3上粘贴一层双面胶膜,将完成工装理论型面加工过程的工装型面4置于其上,确保工装型面4与工装型面配合面3之间无间隙,即完成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的制造;
上述的一种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的步骤1中,框架基材为碳纤维织物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或管,压缩强度≥550MPa,弯曲强度≥820MPa,长期使用温度大于复合材料产品的固化温度;
所述的步骤2中,背衬基材为碳纤维织物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压缩强度≥550MPa,长期使用温度大于复合材料产品的固化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方向光纤转接插头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电控硅油离合器用风扇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