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码TEK基因突变体的核酸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65733.X 申请日: 2019-11-25
公开(公告)号: CN110904128A 公开(公告)日: 2020-03-24
发明(设计)人: 王开宇 申请(专利权)人: 福州福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54 分类号: C12N15/54;C12N9/12;C12Q1/6883;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代理人: 张磊
地址: 350012 福建省福州市晋***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编码 tek 基因 突变体 核酸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编码TEK基因突变体的核酸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具有c.2747A>G突变,其编码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p.Lys916Arg突变。通过检测该新突变体是否存在,可有效筛选出易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生物样品。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高效;本发明可用于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分子诊断和鉴别诊断,为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码TEK基因突变体的核酸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分离的编码TEK突变体的核酸、分离的TEK突变体多肽、筛选易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生物样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是严重的少见的婴幼儿致盲眼病,是儿童青光眼中最常见的类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发病率存在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其中欧洲国家总发病率为1:10000,印第安人群为1:3300,中东沙特阿拉伯约为1:2500。我国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发病率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根据已有报道先天性青光眼占儿童青光眼住院患者的40%左右。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视觉发育,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和干预,致盲率可达到100%。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通常由CYP1B1、LTBP2、TEK基因突变引起,其中TEK基因位于9p21.2,含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编码含有1124个氨基酸的上皮特异性蛋白质受体酪氨酸激酶(TEK受体)。TEK受体主要在内皮细胞中活跃表达,内皮细胞排列在血管壁上。当TEK受体被激活时,它会触发一系列化学信号,从而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通讯。这两种细胞类型之间的通讯对于指导血管生成并确保血管的结构和完整性是必需的。在眼球内,TEK信号通路的活性对巩膜静脉窦的发育至关重要,TEK受体是形成正常引流系统以调节眼内压并预防青光眼必需的,TEK受体功能受损将导致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E型)的发生。TEK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致病突变可导致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但部分携带TEK基因杂合致病突变的个体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晚发青光眼,提示该基因具有表现度差异和外显不完全的特点。由于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非常罕见,因此中国人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报道十分有限,具有诊断价值的致病位点较少。

因而,目前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致病基因的确定以及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检测方法仍有待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EK基因突变体,并提出一种能够有效筛选易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生物样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利用第二代测序法分析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相关基因已在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分子诊断,发现新致病基因和致病变异研究中得到初步应用。第二代测序利用设计的DNA序列探针将目标基因区域捕获下来,然后针对每个外显子进行深度测序。利用该技术流程寻找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致病基因的研究已成研究热点。例如Souma等(Souma,T.,Tompson,S.W.,Thomson,B.R.,etal.Angiopoietin receptor TEK mutations underlie 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with variable expressivity.J.Clin.Invest.126:2575-2587,2016)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通过对189个不相关的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家族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其中在10个家庭中鉴定了TEK基因中的10个杂合功能丧失突变。由此可见,第二代测序技术正在推动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诊断及其机制研究的迅速发展。

因而,发明人针对一个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采用237基因的青光眼基因包,通过目标区域捕获的高通量第二代测序技术,最终确定了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一个新的致病突变位点——TEK基因的c.2747A>G突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福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福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