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管式冷却水套结构和重力热管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65445.4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鲍伟;李勇;郑华;闫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冷却水 结构 重力 热管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基于重力热管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力热管检测装置包括套管式冷却水套结构;
所述套管式冷却水套结构包括包括外侧套管(5)和内侧套管(6),其中内侧套管(6)从外侧套管(5)的下端面向上、以内侧套管(6)、外侧套管(5)同轴线的方式插入到外侧套管(5)内;
所述内侧套管(6)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管,其内侧套管(6)的下端为冷却水进口,外侧套管(5)的底部侧壁或下端面开有冷却水出口,外侧套管(5)的上端面开有容纳被冷却结构穿过的通孔A,内侧套管(6)的上端开口正对容纳被冷却结构穿过的通孔A;
所述套管式冷却水套结构还包括螺纹压头(2),螺纹压头(2)开有容纳被冷却结构穿过的通孔B,通孔B与通孔A同轴线正对设置,容纳被冷却结构穿过的通孔A为台阶通孔(11),台阶通孔(11)包括连通的大直径通孔和小直径的通孔,其中,大直径通孔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4),O型密封圈(4)以过盈方式嵌入到大直径通孔内,所述外侧套管(5)上端侧壁设置有配合螺纹压头(2)的外螺纹,螺纹压头(2)旋钮在外侧套管(5)上端后压紧O型密封圈(4);
被冷却结构穿过通孔A和通孔B插入到外侧套管(5),并从内侧套管(6)的上端开口插入到内侧套管(6)内;
冷却水从内侧套管(6)的下端的冷却水进口进入,并从内侧套管(6)的底部向上后进入外侧套管(5),再反向向下沿外侧套管(5)进入到外侧套管(5)底部侧壁或下端面的冷却水出口;
所述被冷却结构为重力热管,所述重力热管的冷凝段从内侧套管(6)的上端开口插入到内侧套管(6)内;
所述重力热管检测装置还包括与进水口连接的进水支路和与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8),其中进水支路上安装有进水热电偶(9)和流量计(10),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热电偶(12);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重力热管的冷凝段插入到外侧套管(5)后,使其重力热管从内侧套管(6)的上端开口插入到内侧套管(6)内;
S2、调节冷凝段插入到内侧套管(6)内的深度;
S3、运行重力热管;
S4、通过进水支路释放水从内侧套管(6)的底部进入,使水从内侧套管(6)的底部向上后再反向向下沿外侧套管(5)进入到外侧套管(5)底部侧壁或下端面的冷却水出口;
S5、记录进水热电偶(9)和流量计(10)、出水热电偶(12)的参数;
S6、根据进水热电偶(9)和流量计(10)、出水热电偶(12)的参数计算重力热管的换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热管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通孔内还设置有定位圈(3),所述定位圈(3)位于O型密封圈(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热管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套管(6)内壁设置有定位销(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热管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内侧套管(6)内壁与被冷却结构之间的间距为L,L的取值范围为: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热管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套管(6)为圆管或方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热管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套管(5)为圆管或方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热管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节冷凝段插入到内侧套管(6)内的深度为:使得重力热管的冷凝段与绝热段的分界线与内侧套管(6)的上端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4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安全生产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