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65285.3 申请日: 2019-11-25
公开(公告)号: CN110833077A 公开(公告)日: 2020-02-25
发明(设计)人: 季鹏章;季俊帆;徐福荣;董家红;李文春;张磊;李维蛟;马晓惠;毕畅宸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01N65/42 分类号: A01N65/42;A01N65/20;A01N27/00;A01N57/20;A01N45/00;A01N43/12;A01N47/18;A01N43/90;A01N37/46;A01P21/00;A01P3/00;A01C1/06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650500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精 种子 包衣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及其应用,包衣剂包括保水剂、植物激素、中草药提取物、杀菌剂、挂膜剂和杀虫剂;保水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植物激素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中草药提取物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杀菌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挂膜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2%~4%;杀虫剂的使用量为滇黄精种子质量的1%~2%。可以将该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应用于滇黄精种子的包衣中。利用本发明的滇黄精种子包衣剂能够减少滇黄精种子的发霉率,降低滇黄精种子的损失,同时打破滇黄精种子休眠期,缩短滇黄精种子的萌芽期,加快滇黄精种子的萌发,提高滇黄精种子的萌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黄精种子包衣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滇黄精是中药黄精的基原之一。黄精为常用中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历史。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功效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治虚损寒热,肺痨咯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为补阴之品;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除上述功效外,黄精还有抗菌作用,尤其是对结核杆菌和真菌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又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近期研究结果还表明黄精对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明显的作用。随着市场对药材黄精需求量的增加和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采集野生黄精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滇黄精的繁殖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和块茎分株繁殖,但滇黄精的种子直播繁殖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子容易发霉,部分种子发霉率高达30-70%;二是部分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出苗时间长达2年;三是出苗不整齐。滇黄精种子因富含营养物质,使用种子繁殖滇黄精种苗时,在合适的温度、水份条件下,土壤中含有大量细菌、真菌,如腐霉菌和镰刀菌等极易引起滇黄精种子霉变、腐烂。另一方面,土壤中有大量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也会咬食滇黄精种子,引起滇黄精种子病变发霉,最终导致滇黄精种子大量霉变、腐烂,造成滇黄精种子的大量损失。滇黄精幼苗乃至成年植株生长过程中,根腐病、螨虫等病虫害危害较普遍,严重时导致幼苗枯萎死亡。

申请号为201910034248.2,名称为“一种多花黄精的种子催芽剂及其催芽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花黄精的种子催芽剂及其催芽方法,具体为:一种多花黄精的种子催芽剂及其催芽方法,该催芽剂的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的构成为:木质素酶1%-3%,纤维素酶0.5%-1%,多菌灵1%-10%,其余为蒸馏水。该方法通过配制的种子催芽试剂,打破多花黄精种子休眠,能大大缩短多花黄精种子育苗周期,减少生产成本,可解决多花黄精种苗供应不足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810013836.3,名称为“促进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促进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将多花黄精种子进行清洗,以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将清洗后种子依次进行温汤浸种、植物激素浸种;所述植物激素浸种为:先将温汤浸种后的种子于40±5℃在质量浓度0.5~1.5%的KNO3溶液浸种24±2h,然后流水冲洗,再放入激素液中浸种12±1h;上述浸种后所得的种子于湿润、25±1℃黑暗培养,从而使种子发芽。该方法能打破多黄花精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缩短黄精的生长年限,提高药农收益。

申请号为201810901394.6,名称为“一种可提高寿命的多花黄精种子繁育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寿命的多花黄精种子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黄精种子的预处理:A1、选择成熟的黄精种子;A2、4月上旬将上一步储藏的黄精种子取出,将种子浸没在种子处理剂中,种子处理剂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赤霉素0.05-2%、吲哚乙酸0.02-3%、萘乙酸0.01-1%、5-羟-IAA0.01-1%、吲哚丁酸0.01-1%、6-苄基氨基嘌呤0.01-2%、6-糠基氨基嘌呤0.01-2%、玉米素0.01-2%、余量为水;A3、使用红外线光配合超声波对种子处理;S3、播种。该方法采用种子处理剂对黄精种子进行处理,能够促进黄精种子生长,并采用红外线超声波进行处理,能够提高黄精寿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