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5018.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明宏;柳濑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H48/38;F16H4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差动装置具有:齿圈,其从驱动齿轮接受旋转驱动力;差动器壳体,其绕规定轴线与齿圈一体地旋转;以及差动机构,其内置于差动器壳体筒部,齿圈为了实现其小径化而使轮圈部内周与差动器壳体筒部的外周直接嵌合,也能够抑制焊接造成的热应变对齿部的影响,此外削减了差动器壳体与齿圈间的焊接部位,实现了成本节省以及生产性提升。齿圈具有:齿轮部,其与驱动齿轮啮合;以及轮圈部,其一体地形成于齿轮部的内周,以非焊接状态与差动器壳体的筒部的径向最外周部或者直径比该径向最外周部小的规定外周部嵌合,轮圈部具有被固定部,其在从该轮圈部与筒部的嵌合部在轴向上离开且比该嵌合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焊接于筒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装置,特别是涉及这样的差动装置:具有从与动力源相连的驱动齿轮接受旋转驱动力的齿圈、与齿圈绕规定轴线一体地旋转的差动器壳体、以及内置于差动器壳体的筒部中的差动机构,差动机构能够允许差动旋转地将从驱动齿轮经由齿圈传递至差动器壳体的旋转驱动力分配给一对传动轴。
另外,在本发明以及本说明书中,所谓“轴向”除非另有说明,是指沿着差动器壳体的旋转轴线(所述规定轴线)的方向,此外所谓“径向”除非另有说明,是指以差动器壳体的旋转轴线(所述规定轴线)为中心线的半径方向。
背景技术
这样的差动装置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已经知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321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差动装置中,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从齿圈的轮圈部内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向凸缘,将该内向凸缘与比差动器壳体的筒部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外向凸缘接合(例如螺栓结合)。
在这样的以往的齿圈以及差动器壳体相互的结合结构中,为了使齿圈充分小径化,例如考虑废除齿圈的内向凸缘而将齿圈的轮圈部内周与差动器壳体的筒部外周直接嵌合并进行焊接,但是这样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因齿圈的齿轮部与焊接部接近的关系,焊接造成的热应变对齿轮部的影响变大,成为齿轮部的强度或耐久性降低的要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解决以往装置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其具有:齿圈,其从与动力源相连的驱动齿轮接受旋转驱动力;差动器壳体,其绕规定轴线与所述齿圈一体地旋转;以及差动机构,其内置于所述差动器壳体的筒部,所述差动机构能够允许差动旋转地将从所述驱动齿轮经由所述齿圈传递至所述差动器壳体的旋转驱动力分配给一对传动轴,其第一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具有:齿轮部,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以及轮圈部,其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齿轮部的内周,以非焊接状态与所述筒部的径向最外周部或者直径比该径向最外周部小的规定外周部嵌合,所述轮圈部具有被固定部,该被固定部在从该轮圈部与所述筒部嵌合的嵌合部在轴向上离开且比该嵌合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焊接于所述筒部。
此外,本发明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筒部具有凹部,该凹部位于比所述被固定部与该筒部焊接的焊接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且向该筒部的轴向内侧凹陷。
此外,本发明在第二特征的基础上,第三特征在于,在设所述焊接部的轴向宽度为a,设所述凹部的自所述焊接部的轴向外端起的轴向深度为b时,所述轴向宽度以及所述轴向深度被设定成使得b>a成立。
此外,本发明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第四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具有这样的齿部形状:通过所述齿轮部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啮合而该齿圈承受轴向的推力载荷,所述被固定部与所述筒部焊接的焊接部从所述嵌合部在轴向上离开,在该焊接部与该嵌合部之间形成有由所述筒部以及所述轮圈部所夹出的空洞部,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面向所述空洞部的空洞形成面部由跨所述焊接部的轴向内端与所述嵌合部而平滑连续的连续面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两种不同导电材料的芯片接触元件的封装
- 下一篇:堆叠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