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尘笼式凝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4826.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优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8 | 分类号: | D01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陈文瑜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尘笼式凝棉器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尘笼式凝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尘笼、打手、电机和抽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中轴线竖直的圆柱形腔体,尘笼同轴线的固定于腔体内,尘笼的侧壁为过滤网,尘笼侧壁和腔体内壁间构成负压通道,壳体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负压通道的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道,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连通尘笼内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打手可旋转的设置于尘笼内,所述打手包括筒体以及环向布置于筒体外壁的多个翼片。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尘笼式凝棉器,将尘笼固定于壳体内无需旋转,结构简单,更为节约电能,且对灰尘和短绒的吸附力强,除杂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固定尘笼式凝棉器。
背景技术
开清棉工序是由多台机器组合生产,在整个工艺流程中,通过凝棉器把每一个单机相互衔接起来,利用管道气流输棉,组成一套连续加工系统。传统的凝棉机由尘笼、剥棉打手及风扇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输送棉块、排出短绒和细杂以及排除车间中部分含尘气流,现有技术中尘笼自旋转同时剥棉打手将吸附与尘笼外壁上的棉料打下,不足之处在于,对尘笼两个端部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且尘笼的自旋转会降低尘笼内部的负压,导致吸附力降低,除杂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尘笼式凝棉器,尘笼固定于壳体内无需旋转,结构简单,节约电能,提高吸附力,除杂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固定尘笼式凝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尘笼、打手、电机和抽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中轴线竖直的圆柱形腔体,所述尘笼同轴线的固定于腔体内,尘笼的侧壁为过滤网,尘笼侧壁和腔体内壁间构成负压通道,所述壳体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负压通道的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道,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连通尘笼内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打手可旋转的设置于尘笼内,所述打手包括筒体以及环向布置于筒体外壁的多个翼片,所述电机驱动打手旋转,所述抽风机设置于出风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翼片为4片。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可以开合的检查门。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尘笼式凝棉器,将尘笼固定于壳体内无需旋转,结构简单,更为节约电能,且对灰尘和短绒的吸附力强,除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定尘笼式凝棉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尘笼式凝棉器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固定尘笼式凝棉器,包括壳体1、尘笼2、打手3、电机4和抽风机5,壳体1内设有中轴线竖直的圆柱形腔体,尘笼2为中空圆柱体,尘笼2同轴线的固定于腔体内,尘笼2的侧壁为过滤网,尘笼2侧壁和腔体内壁间构成负压通道11,壳体1侧壁底部设有连通负压通道11的出风口12,该出风口12连通有出风管道13,壳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连通尘笼2内部的进料口14和出料口15,进料口14和出料口15分别连通有进料管16和出料管17,打手3可旋转的设置于尘笼2内,打手3包括筒体31以及环向布置于筒体31外壁的多个翼片32,筒体31的两端与壳体1可旋转连接,该翼片32沿轴向延伸,本实施例中,翼片32数量为4片,在其他实施例中,翼片32也可以为其他整数个,电机4通过减速器与筒体31连接,进而驱动打手3旋转,抽风机5设置于出风管道13上,壳体1上设有可以开合的检查门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优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优云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头生产用转运装置
- 下一篇:发送设备及其交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