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4405.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祯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融 数据 存储 安保 系统 | ||
1.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主要构造有:第一高强度钢板件(1)、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碟状高碳钢工件(21)、内核神经网络输出端口(22)、弹出式内储核心数据模块管(3)、钢板基础座架板(4)、存储器内卡内腔体座(41)、FLASH芯片内核(42)、NGFF接口槽(43)、第一储存器模块(5)、第二储存器模块(6)、金属网膜包裹屏蔽线缆(7)、环液管内核布置结构(8),其特征在于:钢板基础座架板(4)外侧底部一端固定有存储器内卡内腔体座(41),所述的钢板基础座架板(4)内设有FLASH芯片内核(42),FLASH芯片内核(42)中心位置开有NGFF接口槽(43),所述的NGFF接口槽(4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储存器模块(5)、第二储存器模块(6);所述的第一储存器模块(5)、第二储存器模块(6)分别接入于金属网膜包裹屏蔽线缆(7)上;
所述的第一高强度钢板件(1)与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之间中心位置夹持固定有弹出式内储核心数据模块管(3),所述的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内置入有碟状高碳钢工件(21);所述的第一高强度钢板件(1)、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同向一侧均开有内核神经网络输出端口(22);所述的弹出式内储核心数据模块管(3)外围一周绕有环液管内核布置结构(8),所述的环液管内核布置结构(8)通过内核神经网络输出端口(22)导出管件;所述的第一高强度钢板件(1)、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弹出式内储核心数据模块管(3)三者构成阀板控制模块;
所述的阀板控制模块置入于FLASH芯片内核(42)内;弹出式内储核心数据模块管(3)底部设有气芯,并且气芯的延伸端从NGFF接口槽(43)伸出;所述的第一高强度钢板件(1)与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两者之间的间距通过弹出式内储核心数据模块管(3)充放气体来调整,并且该调整范围在0.8-1.7厘米之间;
所述的第一储存器模块(5)、第二储存器模块(6)输入的直流电压范围为3.6-12V;并且该输入的电压可线性实时调整控制,并且当第一储存器模块(5)、第二储存器模块(6)输入的直流电压为峰值时,其第一高强度钢板件(1)与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两者的间距处于极限最短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出式内储核心数据模块管(3)充入的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或氦气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器内卡内腔体座(41)与计算机机箱内壁相卡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液管内核布置结构(8)为软性管件,并且其直径范围为0.7-1.1厘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液管内核布置结构(8)连接贯通于计算机液冷散热单元的冷源输出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储存器模块(5)、第二储存器模块(6)输入的直流电压波动受控于计算机内部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储存器模块(5)、第二储存器模块(6)输入可变功率在3W-7.5W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融数据云存储安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强度钢板件(1)、第二高强度钢板件(2)直径相同,并且均在4.5-7厘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祯,未经王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4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