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便捷功能的茶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4392.4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卢逸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石伯乐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便捷 功能 茶具 | ||
本发明涉及茶具领域,是指一种具有便捷功能的茶具,包括有茶体,茶体底部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蓄水托,茶体顶部设有隔水边沿,隔水边沿内四周均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隔水板,且隔水板为四周形成有一定斜度的斜面的外倒角;茶体与蓄水托,通过凸板和第二凸板与凹槽和第二凹槽可进行分离,减少茶体与蓄水托接触面的摩擦力,方便及时的处理蓄水托内的茶水,本发明主要的优点在于防止泡茶过程中部分茶水会往茶盘背面四边流或水蒸气附着而形成渗水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便捷功能的茶具。
背景技术
茶盘本体是指可以用来放置茶壶、茶杯等一系列泡茶用的有关工具,在泡茶过程中部分茶水会往茶盘背面四边流或水蒸气附着而形成渗水;平时把茶水倒入在茶体底下的蓄水托内,通过连接管与蓄水托内的排水管相连接,把茶水排放出去,且现有的蓄水托与茶体的接触面的摩擦力较大,在泡茶过程,在需要对蓄水托内的茶水进行处理时,蓄水托较难拉动,较为麻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便捷功能的茶具,以克服现有技术茶盘在泡茶过程中部分茶水会往背面四边流或水蒸气附着而形成渗水,蓄水托与茶体的接触面的摩擦力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便捷功能的茶具,包括有茶体4和蓄水托9,所述茶体4底部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蓄水托9,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体4顶部设有隔水边沿2,所述隔水边沿2形成凸形,隔水边沿2内四周均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隔水板10,且隔水板10为四周形成有一定斜度的斜面的外倒角,所述茶体4底部两侧分别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3;所述蓄水托9顶部两侧分别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板5和第二凸板8,所述第一凸板5和第一凹槽1相贴合,第二凸板8分别和第二凹槽3相贴合,所述蓄水托9正前方设有向内凹陷且用于拉动蓄水托9的拉槽6,所述蓄水托9正前方安装有排水管7。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有所述蓄水托9内设有的流水槽11,所述隔水边沿2顶部固定于茶体4顶面。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茶体4和茶盘连接处设置了隔水边沿2形成凸形,隔水边沿2内四周均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隔水板10,且隔水板10为四周形成有一定斜度的斜面的外倒角,目的是在泡茶过程中部分茶水会往茶盘背面四边流或水蒸气附着而形成渗水,并通过几万次试验成功防止渗水现象;茶体4与蓄水托9,通过凸板5和凹槽1分离,及第二凸板8与第二凹槽3分离,使茶体4与蓄水托9分离,从而减少茶体4与蓄水托9接触面的摩擦力,更加方便倒掉茶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蓄水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蓄水托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蓄水托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石伯乐茶具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石伯乐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