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型掺杂剂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4256.5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罗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1/46 | 分类号: | C07D241/46;C07C255/56;C07C255/52;C07C255/35;C07C253/14;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何辉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有机 发光二极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P型掺杂剂,为在外围连接不同数量的氟原子和氰基的平面芳香化合物,具有调节最低未占分子轨域(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能级及有效的增加发光层的发光效率的作用,合成路线亦具有提高的材料合成效率。再者,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阳极;一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一发光結構,其中所述发光結構的空穴注入层的材料为包括前述的P型掺杂剂的空穴注入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P型掺杂剂以及使用所述P型掺杂剂所制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在固态照明及平板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发光客体材料是影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早期,有机发光二极管使用的发光客体材料为荧光材料,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的激子比例为1:3,因此在理论上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internalquantum efficiency,IQE)只能达到25%,使荧光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受到限制。再者,重金属配合物磷光发光材料由于重原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而能够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进而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然而,通常重金属配合物磷光发光材料所使用的重金属都是铱(Ir)或铂(Pt)等贵重金属,并且重金属配合物磷光发光材料在蓝光材料方面尚有待改良。
对于目前使用的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P型掺杂剂(P-dopant)能够显着降低电压,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结构中必不可缺。然而,目前市面上商品化的P型掺杂剂屈指可数。因此,高性能P型掺杂剂的开发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P型掺杂剂,其为在外围连接不同数量的氟原子和氰基的平面芳香化合物,具有结构式如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型掺杂剂的结构式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型掺杂剂的结构式为:
,是通过下述合成路线合成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P型掺杂剂的结构式为:
,是通过下述合成路线合成出: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P型掺杂剂的结构式为:
,是通过下述合成路线合成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空穴注入层的材料为包含前述P型掺杂剂的空穴注入材料。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还包括一阳极;一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一发光結構,其中所述发光結構包括包含前述P型掺杂剂的空穴注入材料。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平面的芳香化合物外围连接不同数量的氟原子和氰基,提供了新颖P型掺杂剂的多个实施例,其具有调节最低未占分子轨域(lowest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能级及有效的增加发光层的发光效率的作用,合成路线亦具有提高的材料合成效率,进而有利于实现长寿命,高效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密封件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晶振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