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3911.5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2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延雷;张静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01;G10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首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73 | 代理人: | 梁婧宇 |
地址: | 23603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笛子 音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笛子本体和竹片,所述笛子本体包括筒体,通过在筒体的表面开设通孔,且通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竹片,且竹片的正面开设有六个音孔,且竹片的长度为滑轨长度的二分之一,且通孔的面积为竹片面积的二分之一,使用时通过滑轨来调整竹片的位置,使竹片上的音孔调整至筒体表面的不同位置。该笛子音域增宽方法,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的位置,使音孔位于筒体表面不同的位置,从而有利于笛子音域的增宽和调整,且达到了笛子本体的多种丰富的音色和音律的表现,演奏出更优美动听的乐曲,从而可以更好的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
背景技术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目前笛子在吹奏的过程中,其音域一般情况下都为固定的度,不能够对音域进行增宽处理,导致达不到多种吹奏需求,而且不能够达到更好的音律和音色,使其局限性较高,不能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解决了目前笛子在吹奏的过程中,其音域一般情况下都为固定的度,不能够对音域进行增宽处理,导致达不到多种吹奏需求,而且不能够达到更好的音律和音色,使其局限性较高,不能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包括笛子本体和竹片,所述笛子本体包括筒体,通过在筒体的表面开设通孔,且通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竹片,且竹片的正面开设有六个音孔且竹片的长度为滑轨长度的二分之一,且通孔的面积为竹片面积的二分之一,使用时通过滑轨来调整竹片的位置,使竹片上的音孔调整至筒体表面的不同位置,以此用来对笛子本体音色的产生及其对音色的改变。
在吹奏时,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的位置,使音孔位于筒体表面不同的位置,气流通过音孔进入筒体内部时发出声音,由于气流产生气柱的长度不同,而音孔进气量发生不变,因此笛子本体音域会发生变化,在调整竹片的过程中,可根据音孔的不同高度进行记录音域的变化,且通过吹奏指法的合理组合,更加有利于笛子本体音域的增宽和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轨与竹片之间作密封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竹片的正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为橡胶材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在吹奏时,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的位置,使音孔位于筒体表面不同的位置,气流通过音孔进入筒体内部时发出声音,由于气流产生气柱的长度不同,而音孔进气量发生不变,因此笛子本体音域会发生变化,在调整竹片的过程中,可根据音孔的不同高度进行记录音域的变化,且通过吹奏指法的合理组合,从而有利于笛子本体音域的增宽和调整,且达到了笛子本体的多种丰富的音色和音律的表现,演奏出更优美动听的乐曲,从而可以更好的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通孔、3竹片、4滑轨、5音孔、6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大学,未经阜阳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3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