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3283.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孟力力;宋江峰;鲍恩财;曹凯;刘建龙;夏礼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2/30;A01B79/02;A01C21/00;A01G7/06;A01G9/12;C05G1/00;C05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日光温室 越冬 黄瓜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方法,包括:选择抗病性强、耐低温高湿、耐弱光及产量高的黄瓜品种;10月中上旬选用南瓜苗下胚轴以插接法对黄瓜苗下胚轴进行嫁接;起垄前,先沟施农家肥基肥覆土,再撒施三元复合肥,采用东西向起垄,起垄后,铺滴灌带,覆地膜;每条垄面上相邻两列黄瓜幼苗呈三角形定植方式;当黄瓜幼苗生长高于20厘米时朝南斜向进行吊蔓,黄瓜主蔓与地面形成45~60°夹角;吊蔓采用的吊绳平行于地面且随着黄瓜主蔓生长而上下平行移动;采用日光温室控制温湿度,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间温度维持在13~15℃。该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适合黄瓜在低温寡照的情况下,可均匀接收光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也称胡瓜、青 瓜。黄瓜是我国主要的设施蔬菜之一,口感清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茎藤药用,能 消炎、祛痰、镇痉。为满足冬季人们对新鲜黄瓜的需求,迫切需求研究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 栽培技术。多年以来,黄瓜生产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南北向起垄栽培模式。;而且低温寡照 的冬季,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较小,光照较弱,如果采用南北起垄栽培模式,北面植物被南 面植物遮挡,北面植物接收的光照严重不足,而且部分地区南北向垄面长度较短,仅约为10 米,机械作业时需要频繁调头,劳动用工量大,生产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一种在低温寡照的情况下,植物可均匀接收光照的栽培方法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温寡照的情况下,植物 可均匀接收光照的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耐低温高湿、耐弱光、株龄适中、果型好及产量高的黄瓜品 种;
嫁接育苗:10月中上旬选用根系发达、配合力强、抗病强的南瓜苗下胚轴以插接法对 黄瓜苗下胚轴进行嫁接;
整地起垄:起垄前,先沟施农家肥基肥覆土,再撒施三元复合肥,深翻20~25cm,整地 耙平后,采用东西向起垄,相邻两条垄间隔大于1m;起垄后,铺滴灌带,覆地膜;
植株定植:每条垄面上定植三到四列黄瓜幼苗,行距小于株距,株距为30~50cm,相邻 两列黄瓜幼苗呈三角形定植方式;
吊蔓调整:当黄瓜幼苗生长高于20厘米时朝南斜向进行吊蔓,黄瓜主蔓与地面形成45~ 60°夹角;吊蔓采用的吊绳平行于地面且随着黄瓜主蔓生长而上下平行移动;黄瓜主蔓长势 旺盛后选择晴天上午及时清除侧蔓同时打掉朝北生长的叶子;黄瓜主蔓长出6穗果后摘心, 果穗上部保留2片叶;当第1穗果长成正常大小并开始变白时,打掉第2穗果以下的黄瓜 卷须及下部病老叶;
温湿度管理:采用日光温室控制黄瓜生长过程所需的温湿度,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 夜间温度维持在13~15℃。
优选的,嫁接育苗时,黄瓜苗下胚轴与南瓜苗下胚轴粗细基本一致,黄瓜嫁接育苗在日 光温室中进行。
优选的,植起垄前每亩均匀施入农家肥基肥3000~4000Kg,农家肥基肥选用充分腐熟的 鸡粪、草木灰、饼肥混合;每亩再施三元复合肥50~60kg,磷酸二铵50~60kg,硫酸钾50~ 60kg。
优选的,垄长25~100m,垄面宽1~1.5m,垄沟宽0.5~1m,垄沟深0.3cm,垄高0.20~ 0.25m,从南到北共起垄5~8条。
优选的,南面两垄的间隔大于相邻北面两垄间隔,南面两垄的间隔与相邻北面两垄间隔 的间隔差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3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