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2871.2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6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赖锦;王贵文;刘士琛;庞小娇;王松;凡雪纯;李栋;解宇强;刘秉昌;包萌;江程舟;陈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徐焕;周达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相 测井 定量 划分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根据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所述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从而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目标井进行纵向上连续的成岩相的定量划分,从而为成岩相约束下的优质储层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致密砂岩气储层是一种分布广泛、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非常规储集体,现已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致密砂岩气储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成岩和构造作用改造。其中,成岩作用是储集层发育和形成的必经过程,最终决定储集层性能的优劣。而成岩相就是各种成岩作用及成岩作用强度的一种综合体现,不同的成岩相其储层质量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成岩相的准确划分有利于致密砂岩气储层的综合评价和有利发育区带预测。
现有的成岩相划分方法通常是先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矿物划分出储层成岩相类型,然后分别根据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来实现成岩相的测井判别。然而由于划分出储层岩相类型需要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在单井上仅有少量可采样点时,无法准确的划分成岩相的类型,并且由于在划分过程中会受人为因素控制使得成岩相类型的划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多解性。同时由于地质相的模糊性,使得对于成岩相类型的划分多为描述性的划分,例如:溶蚀相、粘土充填相等,缺乏一个定量判别的标准。因此,采用现有的成岩相划分方法无法准确、高效地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法准确、高效地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根据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所述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根据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得到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通过薄片鉴定得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胶结物体积和溶蚀孔隙含量;获取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压实减孔量和所述胶结减孔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压实减孔量:
其中,COPL为所述压实减孔量;OP为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所述压实后粒间体积为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之和。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胶结减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