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2716.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张毅;罗丰;余洋;陈建文;陈胜;薛永富;李刚;唐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4 | 分类号: | G02B5/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 11546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15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反 棱镜 反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反光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反光膜在热缝合完成后亮度会明显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聚焦反射层、链接过渡层、反光单元层、和耐候面膜层。所述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不包括热缝合层。本发明提供的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在反光单元层与链接过渡层贴合后,亮度下降少,即亮度损失少,且在高温高湿测试后,反光单元层与链接过渡层的粘结强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逆反射反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反光膜可实现高逆反射性能。
背景技术
逆反射是光从接近入射光的反方向返回的一种反射,当入射光方向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仍能保持这种性质。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
反光膜按照逆反射原理可以分为玻璃微珠型和微棱镜型。玻璃微珠型反光膜由于自身的反光损耗高、有效反光区域利用率低、反光均一性差等原因,理论反光达成率只能达到30%左右。微棱镜型反光膜采用密集排列的三角锥微棱镜设计,其在光的利用率、反光性能、反光均一性等方面都较玻璃微珠反光膜有较大提升,理论反光达成率能够达到70%左右。
在制作反光膜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反光半成品这一环节。玻璃微珠反光膜对应的反光半成品叫植珠半成品,微棱镜反光膜对应的反光半成品叫微棱镜半成品。以上所说的两种类型的反光膜,在完成反光半成品制作后,都需经过热缝合过程来形成密闭空气层。在热缝合过程中,需要用热缝合膜,配合特定形状的压花辊,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热传导技术,将热缝合膜上的热熔胶瞬时融化成高分子流体粘合到反光半成品上,形成缝合反光膜。
通常,焊接或者热传导缝合的过程中,不同的压花辊设计,则焊接得到的密闭空气层形状不同,压花辊有菱形设计、有曲线四边形设计、有六边形设计等,但是不管任何的压花辊设计,只要存在使用缝合膜来热缝合的这个过程,都会存在缝合过程中,缝合膜上的部分热熔胶融化成高分子流体与微棱镜或者玻璃微珠之间的胶层间隙进行填充粘结,这就必不可少的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微棱镜反光单元或者玻璃微珠反光单元因热熔胶填充而失去反光特性,并且一般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反光性能的降低会达到缝合前亮度30%左右的一个差距,最终造成反光膜成品的亮度下降很多。一般而言,玻璃微珠、微棱镜反光膜的反光半成品在热缝合前后,反光亮度会损失30%左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反光膜在热缝合完成后亮度会明显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现有反光膜在生产过程中,反光半成品在经热缝合处理后,由于缝合膜上的热熔胶对部分反光单元的填充,导致填充部分的反光亮度丧失,整体上反光膜在热缝合前后,亮度会丧失30%左右。本发明提供的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对传统热缝合膜工艺路线进行贴合替换,配合聚焦反射层,减少了反光半成品在制作成反光膜成品时的亮度损失,实现了高逆反射特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聚焦反射层、链接过渡层、反光单元层、和耐候面膜层。
所述高逆反射微棱镜反光膜不包括热缝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膜包括四层,从下到上依次为实现杂散透射光循环反射利用的聚焦反射层,实现聚焦反射层与反光单元层粘附成一个整体,实现杂散透射光循环反射平稳过渡的链接过渡层,实现将大部分入射光逆反射的反光单元层,实现长久耐候性的耐候面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焦反射层包括反射基材层,所述反射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聚焦层,所述的聚焦层上设置有金属镀层;所述聚焦层包括若干凹面聚焦反射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聚焦层由若干凹面聚焦反射透镜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