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溶性芦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2406.9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1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潘何;汤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懿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6;A61P31/00;A61P29/00;A61P39/06;A61K8/9794;A61Q19/00;A61Q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溶性 芦荟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脂溶性芦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芦荟底物、复合酶解、冷榨椰子油、萃取溶剂、萃取等,提取芦荟的脂溶性物质得率高,稳定性好,脂肪酸提取率可达到29.5%,脂溶性维生素15.6%,糖脂0.07%,大黄素10.6%,本发明的脂溶性芦荟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效果、抗菌抗炎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脂溶性芦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是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是我国常见的药用植物。《本草纲目》记载,芦荟性寒、味苦、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杀虫去疳、明目镇心的作用,此外在《药性本草》、《希腊本草》、《意大利本草》、《东宝医鉴》等古代药典中都要详细的记载。已知芦荟含有16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80多种有效成分。芦荟中主要成分有芦荟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芦荟油是C12~C14脂肪酸为主的天然植物油,包含芦荟固有的169种有益成分,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其它油脂无法替代的保健和美容作用。冷榨椰子油系椰蓉压榨而得的白色或淡黄色脂肪油状液体,油中含游离脂肪酸20%,亚油酸2%,棕榈酸7%,羊脂酸9%,脂蜡酸5%,羊蜡酸10%,油酸2%,月桂酸45%。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4.5%,豆甾醇及岩藻甾醇31.5%,α-菠菜甾醇及甾醇6%,β-谷甾醇58%。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功用主治-椰子油的功效】治疥癣,冻疮。①《华夷花木考》:祛暑气。②《粤志》:疗齿疾,冻疮。③《中国药植图鉴》:搽神经性皮炎。【各家论述】1.《华夷花木考》:祛暑气。2.《粤志》:疗齿疾、冻疮。3.《中国药植图鉴》:用于神经性皮炎。
而目前化妆品行业中,大部分都是将芦荟的水溶性提取物作为原料添加进化妆品中,因芦荟用作美容化妆的主要功能成份系芦荟多糖,但皮肤对其不易吸收,使得其功能未得到更充分有效发挥,所制得的化妆品功效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脂溶性芦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脂溶性芦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芦荟底物:将芦荟去皮后切丁,放入70~106℃水中杀青5~15min,再置于10~20℃的条件下自然风干后粉碎,过80~100目筛,得芦荟底物;
S2、复合酶解:将上述芦荟底物放入复合酶溶液中,芦荟酶解液与水的体积比为3~5:50~70,调节pH为2~5,温度为40~50℃,酶解时间为3~7小时,得到芦荟酶解液,所述复合酶由质量比为(0.3~4):(1.1~5):(0.2~1.5):(0.5~2) 的植酸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组成;
S3、冷榨椰子油:将椰肉干燥压榨,沉降,过滤得到椰子油;
S4、萃取溶剂:将含有支链烃的白矿油与冷榨椰子油依次按比例加入萃取罐,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70~100r/min,搅拌时间为6~15min,再加入单甘油酯与甘油二酯而组成萃取溶剂,所述白矿油、椰子油、单甘油酯与甘油二酯的体积比例为30~58:34~69:1~5:1。
S5、萃取:将芦荟酶解液缓慢加入到萃取罐中,芦荟酶解液与萃取溶剂体积比为1:1~6,加热至60~80℃,萃取时间为10~120min,萃取温度10~90℃,萃取压力0.2~1.0MPa,继续保温萃取3~8h,得萃取液;
S6、将萃取液冷却静置2~4h,进行离心分离,回收上层游离油,制得脂溶性芦荟提取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懿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懿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