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竖井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1105.4 | 申请日: | 201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王大为;张海波;黄鑫;何庆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08 | 分类号: | E21D1/08;E21D5/11;E21D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竖井 施工 方法 | ||
隧道竖井施工方法涉及隧道竖井施工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隧道竖井施工方法施工速度慢等问题而设计的。对竖井井口表土段进行开挖、施作锁口圈。对井圈壁用混凝土回填至井口高程。施作井口加强段;采用钻爆法对井身进行开挖施工,进行初期支护;在井筒掘进和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二次衬砌和壁座施工。将炮孔打好,然后进行爆破,进行抓岩、提升工作。最后进行井筒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在井筒掘进和初期支护完成后,再进行二次衬砌和壁座施工。竖井开挖完成后,在竖井围岩表面滴漏水处设竖向引排管集中引排后再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后,在喷射混凝土表面铺设软式透水管,将水排入隧道主洞中心排水沟。优点是施工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竖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特长隧道施工时,为了缩短工期,要在隧道的中段设置竖井以增加工作面。现有的隧道竖井施工方法存在施工速度慢,各工序的单循环时间过长的问题,一般机械施工每循环时间在19-22小时之间,影响施工进度。另外防排水措施差,后期安全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竖井工程中每100座就有70%的竖井因防排水渗漏、高寒地区冻胀导致后期维护,然而后期维护特别困难,大大的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单循环时间短,防排水效果好的隧道竖井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竖井井口场地及井口段开挖;
井筒中心标定后在竖井周边开挖井口场地,用于满足井筒施工需要。
井口高出地表1.0m,竖井自井口5m高范围内设置C30钢筋砼结构的井圈及锁口圈,之后井口周围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
在井口场地平整后利用机械设备对竖井井口表土段进行开挖,开挖深度4m,分两层开挖,每层挖掘深度2m,第一层向下挖2m后进行第二层挖掘施工。
竖井井口段开挖形成、清底后施作锁口圈。架设锁口圈钢筋,架设钢筋完成后支设锁口圈内、外侧模板,模板支好后浇筑锁口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混凝土养护7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除锁口圈模板,然后对井圈壁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分层回填至井口高程,回填高度4m,每层回填高度1m,分四次回填完成。回填完成后对回填片石混凝土及井圈、锁口圈内壁继续养护,养护28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在井口周边回填片石混凝土时,对四个井架柱脚及两个斜撑柱脚的基础同时进行浇筑,柱脚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脚基础与竖井锁口圈、回填片石砼同时养护。
施作井口加强段;
井口加强段施工前,完成井筒提升井架的安装工作,井架天轮平台设Ф1m的天轮,井口上方设置卸渣台。
井口加强段土石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开挖轮廓线、衬砌单工序循环作业。开挖时使用中心回转式抓岩机的抓头直接抓表层土石装入吊桶,提升机将吊桶提升至井口卸渣台,卸载土石至井口地表,每层土石开挖深度控制在1m,每层土石开挖完成后由人工修整开挖轮廓线,修整过后进行初期支护作业。
井口加强段施工初期支护时,先进行喷射C25砼施工,先喷4cm厚混凝土,然后按照井壁上锚杆布置的位置打眼,眼深为自井壁原岩开始向外延伸3m,打好后施作直径25mm径向中空注浆锚杆,然后挂钢筋网,网片搭接处由锚杆固定好,接着靠近初喷面架设Ⅰ16型钢架,当钢架准确就位且连接钢筋焊接后,立即进行二次喷射混凝土作业,二次喷射混凝土时分层喷射,每层5~6cm,混凝土达到喷射砼厚共22cm,喷射完成后混凝土表面要平顺。
采用钻爆法对井身进行开挖施工,并根据井筒围岩情况进行初期支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1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