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及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1040.3 | 申请日: | 201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平;慕毅;熊磊;王江涛;张明;韩慧珏;杨莉;闫巧峰;刘勇;高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01D1/18;B01D1/30;C02F101/30;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931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解脱 盐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电解系统,电解系统连通有脱氯系统,脱氯系统分别连接两级换热系统、淡盐水储存系统和低温蒸发浓缩系统;两级换热系统依次连接冷冻脱硝系统、正渗透浓缩系统、电渗析浓缩系统、淡水生化系统、过滤系统、化盐系统和浓盐水处理系统,浓盐水处理系统连通到电解系统;低温蒸发浓缩系统和淡盐水储存系统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至化盐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利用方法,利用淡盐水余热实现了低温蒸发浓缩及低温蒸发结晶,降低了化盐负荷及精制盐水的成本,回收了高含盐有机废水中的大部分水,实现了电解、化盐及系统补水有机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还涉及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氯碱行业中,离子膜电解槽出槽淡盐水氯化钠浓度在200-220g/L,温度在80-90℃,经脱氯后,淡盐水温度在70-80℃,目前脱氯淡盐水主要处理方式为部分淡盐水与经化盐后的浓盐水换热,然后经循环水降温后进入冷冻脱硝系统,经脱硝或未脱硝的淡盐水与生产系统补水混合后进入化盐系统。利用冷冻脱硝系统降低了硫酸根含量,也利用了部分淡盐水的余热,但未能有效利用脱氯淡盐水较好的水质及较高的盐浓度及水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脱氯淡盐水回收系统能耗高、未能有效利用淡盐水较高的水温及盐浓度问题,提高脱氯淡盐水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利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电解系统,电解系统连通有脱氯系统,脱氯系统分别连接两级换热系统、淡盐水储存系统和低温蒸发浓缩系统;两级换热系统依次连接冷冻脱硝系统、正渗透浓缩系统、电渗析浓缩系统、淡水生化系统、过滤系统、化盐系统和浓盐水处理系统,浓盐水处理系统连通到电解系统;电渗析浓缩系统还依次连接低温蒸发结晶系统、固废处理系统;低温蒸发浓缩系统和淡盐水储存系统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至化盐系统。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正渗透浓缩系统包括正渗透膜,正渗透膜将系统分为原液侧和汲取液侧。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子膜电解脱氯淡盐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利用方法,利用脱氯淡盐水与高含盐有机废水之间的渗透压差,通过正渗透浓缩系统将高含盐有机废水浓缩,利用电渗析浓缩系统将高含盐有机废水中的盐和有机物分离,分离后高含盐废水进入低温蒸发结晶系统,低温蒸发结晶利用脱氯淡盐水的热量对高含盐废水进行低温蒸发结晶处理,有机废水通过淡水生化系统降解其中有机物,过滤后回用到化盐系统;
低温蒸发浓缩系统将脱氯处理后一部分的淡盐水浓缩达到饱和盐水浓度后直接进入电解系统、淡水进入化盐系统;
两级换热系统将脱氯处理后一部分的淡盐水与化盐后的浓盐水换热再与循环水换热后的淡盐水进入冷冻脱硝系统,脱硝后的淡盐水作为正渗透浓缩系统的汲取液,汲取后的淡盐水进入化盐系统、原液经浓缩后进入电渗析浓缩系统,电渗析浓缩系统将废水中的盐水和有机废水分离,盐水进入低温蒸发结晶系统,低温蒸发结晶系统利用脱氯淡盐水的热量即可使盐水中的盐达到结晶状态,结晶盐进入固废处理系统;有机废水进入淡水生化系统降解其中的有机物,经过滤系统后回用到化盐系统,浓盐水处理系统用于除去化盐后浓盐水中带有的无机氨、钙离子及镁离子等杂质,经浓盐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浓盐水继续循环到电解系统;
淡盐水储存系统用于将两级换热系统和低温蒸发浓缩系统使用剩余的淡盐水进行缓存后化盐。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正渗透浓缩系统包括正渗透膜,正渗透膜将系统分为原液侧和汲取液侧;汲取液侧为脱氯淡盐水、原液侧为高含盐有机废水,利用渗透压差通过正渗透膜将原液中的水汲取到汲取液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1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石余热尾气锅炉燃烧系统
- 下一篇:造型机用的射砂闸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