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0934.0 | 申请日: | 201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吕洪彬;宋宝军;娄德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4 | 分类号: | F22B37/24;F24H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刚性 梁角部 结构 | ||
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传力装置所在的管墙承再能力有限,针对角部结构两侧管墙一侧较宽一侧较窄的炉型,两侧荷载差别很大,为了适应管墙的承载能力,需要减小刚性梁间距来降低刚性梁端部荷载,这将会增加刚性梁整体层数,使成本增加。本发明组成包括:角板(1),角板的一侧与单传力装置焊接,角板的另一侧与双传力装置焊接,单传力装置包括单传力板(7)和第二固定板(4),单传力板与第二固定板焊接,第二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5)与管墙焊接固定,双传力装置包括双传力板(2)和第一固定板(3),双传力板与第一固定板焊接,第一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与管墙焊接固定。本发明用于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刚性梁在管墙外侧布置,以便提高管墙刚度、防止锅炉炉膛爆燃而损坏锅炉,角部结构可以将刚性梁端部荷载传递到相邻管墙上,现有结构中角板两侧均为单传力装置,而传力装置所在的管墙承再能力有限,针对角部结构两侧管墙一侧较宽一侧较窄的炉型,两侧荷载差别很大,为了适应管墙的承载能力,需要减小刚性梁间距来降低刚性梁端部荷载,这将会增加刚性梁整体层数,使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全有效的将角部结构两侧差距较大的荷载传递到管墙,还能满足膨胀的要求的刚性梁角部结构形式。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其组成包括:角板,所述的角板的一侧与单传力装置焊接,所述的角板的另一侧与双传力装置焊接;
所述的单传力装置包括单传力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单传力板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焊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与管墙焊接固定;
所述的双传力装置包括双传力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的双传力板与所述的第一固定板焊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与管墙焊接固定。
所述的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单传力板与所述的双传力板焊接。
所述的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角板两侧与连接板采用销轴组件连接。所述的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连接板与端板采用销轴组件连接。
所述的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所述的端板与刚性梁端部腹板焊接。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角板与端板开孔位置预留膨胀偏置量,便于锅炉受热膨胀。端板与刚性梁端部腹板焊接,使刚性梁端部荷载能够通过角部结构传递到相邻侧管墙上。
本发明根据角部结构两侧荷载不同,合理选择两侧的传力装置,使管墙均在承受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在刚性梁允许跨距范围之内尽可能拉大刚性梁间距,减少刚性梁布置层数,节省钢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角板;2、双传力板;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衬垫7、单传力板;8、连接板;9、端板;10、销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单-双分布式刚性梁角部结构,其组成包括:角板1,所述的角板的一侧与单传力装置焊接,所述的角板的另一侧与双传力装置焊接;
所述的单传力装置包括单传力板7和第二固定板4,所述的单传力板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板焊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板通过多个衬垫5与管墙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0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响应伺服系统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按压式旋转防泄漏化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