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0773.5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朱三娥;吴菊;孙宇;鲁红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9/24 | 分类号: | C07F9/24;C07F9/36;C08K5/5399;C08L75/04;C08L23/00;C08L25/06;C08L77/00;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磷多 乙烯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卤阻燃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分子结构式为:式中,R为乙基、苯基、乙氧基或苯氧基。首先将多乙烯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无机碱和有机碱,在0~5℃和氮气保护条件下,逐滴加入磷酰氯,滴加完毕后接着继续反应,然后升温在氮气条件反应,最后将所得产物过滤去沉淀后除溶剂,得到的淡黄色胶体即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由于本发明的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的磷、氮元素含量均较高,二者之间存在协同阻燃效应,使得复合材料在受热或燃烧过程中,能快速促进聚合物碳化,隔氧隔热,降低可燃气体和有毒烟气释放。同时,配合少量的阻燃协效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卤阻燃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已逐渐取代传统材料,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是可燃的,而且高分子材料在受热或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主要为含卤体系,虽然含卤阻燃剂的阻燃效率很高,但由于其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有的含卤阻燃剂燃烧时还会产生致癌物质,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无卤阻燃剂的研发和应用已是国内外阻燃领域发展的趋势。
磷系有机阻燃剂是目前研究和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无卤阻燃剂,阻燃效率高,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小分子磷系有机阻燃剂制备简单,阻燃效果较好,但是其热分解温度较低,在聚合物材料中容易破坏高分子的连续性,从而降低其力学性能。因此,近年来聚合型磷系有机阻燃剂受到广泛关注。如中国专利CN 109749088 A采用手性磷酸、对苯二氨、对苯二异氰酸脂等物质进行聚合反应形成三元共聚物,因为其具有非常高的含碳量,从而达到阻燃效果。中国专利CN 108484919 A以三聚氯氰、N-Boc-哌嗪为初始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中间体(I),再通过与磷酸成盐得到中间体(II),最后高温煅烧得到含磷大分子阻燃剂。中国专利CN 108794746 A报道了一种大分子磷氮类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以磷酰二氯类或二氯磷酸酯类物质、哌嗪为初始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中间体的溶液,再通过与三聚氯氰反应得到本发明的大分子磷氮类阻燃剂。中国专利CN105601857 A公开了一种大分子膨胀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三聚氰胺-双氰胺树脂的合成;步骤2)季戊四醇二磷酸酯的合成;步骤3)季戊四醇二磷酸酯三聚氰胺-双氰胺树脂盐的合成。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聚合型磷系有机阻燃剂普遍存在制备工艺复杂这一重大缺陷。此外,目前的大分子磷系阻燃剂含磷量偏低,导致阻燃效率不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步法制备磷、氮含量均较高的聚合型磷系有机阻燃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备工艺复杂、阻燃效率较低等缺陷,提供一种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其分子结构式为:
式中,R为乙基、苯基、乙氧基或苯氧基。
一种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反应原料由多乙烯多胺、磷酰氯、无机碱、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组成,多乙烯多胺、磷酰氯、无机碱和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3~6:2~6:3~5。
作为本发明含磷多乙烯多胺阻燃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磷酰氯为二乙基次磷酰氯、二苯基次磷酰氯、氯代磷酸二乙酯或氯代磷酸二苯酯。所述无机碱为醋酸钠、碳酸钠或碳酸钾。所述有机碱为三丙胺或N-甲基咪唑。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或二氯甲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0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